[发明专利]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2801.0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尹广志;李少梅;马京振;温伯威;周炤;季晓林;吕东许;卞成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N3/0464;G06N3/048;G06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学习 地貌 晕渲图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与地图制图相结合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并利用样本数据对构建的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其中,深度学习网络包含:用于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特征提取子网络,和用于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融合以重建图像的特征融合子网络,且特征提取子网络和特征融合子网络由多个残差块堆叠而成;以目标区域的DEM数据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来获取该目标区域的地貌晕渲图。本发明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快速生成艺术风格、表现效果与手工晕渲作品接近的地貌晕渲图,降低高质量地貌晕渲图制作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改善当前地貌晕渲图制作难以同时顾及制作效率和晕渲效果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与地图制图相结合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貌晕渲图是一种在二维平面有效表现三维地貌的主要工具,其在地图制图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地貌晕渲图的制作多通过计算机软件,如ArcGIS、Global Mapper、QGIS等,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半自动完成:通过人为设置参数值,如光照的高度角、方向角以及地表平面与高程的伸缩比例等,软件根据光照模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 model,DEM)中每个像元受光量并赋予特定灰度值。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晕渲被称为解析晕渲或计算机晕渲。计算机晕渲的制作高效快速、科学客观,但也带来了晕渲效果单一、缺乏艺术表现力等问题;而手工绘制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手工绘制晕渲图难度很大,不仅对制图者的要求非常高,并且耗时长,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生产中地图快速制作的需求。手工晕渲图整体效果更优,其原因在于制图人员会针对地形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并采用高超技巧进行绘制,而这样的过程和处理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准确的描述。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及系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快速生成艺术风格、表现效果与手工晕渲作品接近的地貌晕渲图,能够降低高质量地貌晕渲图制作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改善当前地貌晕渲图制作难以同时顾及制作效率和晕渲效果的情况。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包含如下内容:
收集样本数据,该样本数据包含:现有晕渲图及晕渲图对应区域的DEM数据;
构建基于DEM数据生成地貌晕渲图的深度学习网络,并利用样本数据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其中,深度学习网络包含:用于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特征提取子网络,和用于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融合以重建图像的特征融合子网络,且特征提取子网络和特征融合子网络由多个残差块堆叠而成;
将目标区域的DEM数据进行投影转换和归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DEM数据输入至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网络,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来获取该目标区域的地貌晕渲图。
作为本发明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进一步地,样本数据中的现有晕渲图通过收集手工晕渲作品来获取。
作为本发明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进一步地,利用样本数据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时,首先将DEM数据进行投影转换,将DEM数据由地理坐标系转换为晕渲图投影坐标系;接着对DEM数据和晕渲图进行重采样,使两者像元大小一致;然后,将重采样后的DEM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以预设像素尺寸对图像进行无重叠区域分割切片;最后,按照切片图像对应关系建立晕渲-DEM图像数据对。
作为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貌晕渲图生成方法,进一步地,深度学习网络采用UNet架构,在该UNet架构中利用残差块组成特征提取子网络和特征融合子网络,特征提取子网络中至少利用四个残差块,其中,第一个残差块的输入为图像数据,其他残差块以前一个残差块的输出作为输入,以利用多个残差块来提取输入图像数据语义级别特征。特征融合子网络对特征信息的处理可概括为如下步骤:
(1)采用反卷积层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2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