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2421.0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尚;宁召;何海君;杨抗;张长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顾品荧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背光 模组 高亮匀光 效果 分光 膜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散荧光层,所述扩散荧光层包括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和扩散微珠层,所述扩散微珠层与所述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的一侧表面粘合连接;
核心基材层,所述核心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的另一侧表面粘合连接;
滤蓝光背涂层,所述滤蓝光背涂层设置在所述核心基材层的另一侧表面;
匀光膜层,所述匀光膜层包括若干层堆叠设置的匀光膜,所述匀光膜层与所述滤蓝光背涂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膜层包括第一匀光膜、第二匀光膜以及第三匀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匀光膜与所述滤蓝光背涂层之间通过第一贴合胶层粘合连接,所述第一匀光膜与所述第二匀光膜之间通过第二贴合胶层粘合连接,所述第二匀光膜与所述第三匀光膜之间通过第三贴合胶层粘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匀光膜的背面设置有匀光膜背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匀光膜包括基材层和结构层,所述结构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为三棱锥金字塔型结构,其三个斜面均为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为50um~150um,棱长为三角形中心点到底边端点,顶角为120°,结构高度为25um~7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微珠层包括若干个分散设置在所述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表面的微珠粒子,所述微珠粒子的直径为0.1um~30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基材层的厚度为30um~90um。
8.一种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膜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结构,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扩散荧光层,扩散荧光层由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和扩散微珠构成,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选择热固系丙烯酸酯胶水涂料,通过快干型溶剂稀释,同时添加荧光粉,扩散微珠分布在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的表面,扩散微珠可选多分散或单分散粒子;
步骤2:选用厚度30~90um,透过率90%~100%,雾度<1%的核心基材层,并将扩散荧光层贴在核心基材层上,具体为基材涂布荧光胶水层的下表面和核心基材层的上表面粘合;
步骤3:在核心基材层的下表面涂覆一层滤蓝光背涂层;
步骤4:制作由3层匀光膜贴合在一起组成的匀光膜层,分别为第一匀光膜、第二匀光膜以及第三匀光膜,通过第一贴合胶层将第一匀光膜和滤蓝光背涂层粘合固定,通过第二贴合胶层将第一匀光膜和第二匀光膜粘合固定,最后通过第三贴合胶层将第二匀光膜和第三匀光膜粘合固定;
步骤5:在第三匀光膜的背面涂覆一层匀光膜背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丙烯酸酯主胶含量20~25%,固化剂含量3%,扩散微珠含量20~40%,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环已酮等溶剂含量30%~40%,荧光粉含量10%,助剂0.5%;备选硅胶系胶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背光模组高亮匀光效果的分光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滤蓝光涂层的主胶UV系折射率为1.46~1.49,UV系主胶丙烯酸酯含量20~30%,溶剂70%~80%,滤蓝光涂料含量0.1%~0.5%,助剂含量0.1%~0.5%,起到过滤掉对人眼有害的高能蓝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24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针对非平直吸持面的电控永磁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