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37631.6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曹翔;刘雅奇;李锋;刘涛;顾瞿飞;罗鑫财;姚慧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5/88 | 分类号: | G01S15/88;G01D21/0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呐 技术 航道 尺度 检测 船舶 航行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涉及声呐系统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无法根据航道和船舶实时对航道尺度进行检测和船舶航行进行监测,不能准确的给予船舶的信息与警示,易于导致对航道尺度和船舶航行行为误判,进而影响船舶正常行驶的问题;该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通过监调系数在船舶行驶前对航道进行检测,通过航监系数在船舶行驶时对航道以及船舶航行状态进行检测,在监调系数、航监系数两者的协同作用下,精确的对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状态进行监测以及提醒,保证了船舶的正常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呐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声呐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进行导航和测距的技术,也指利用这种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存在、位置、性质、运动方向等)和通讯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 随着水下声呐技术的发展,单波束、多波束以及侧扫声呐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点云成像技术,使得河床、海床地形测量成果更直观、更立体的在屏幕上展示。
申请号为20221002857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涉及船舶航行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船载前置侧扫声呐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河床地形数字点云数据,立体视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数字点云数据生成船舶正前方河床的3D立体点云视图,通航检测模块用于将3D立体点云视图与标准航道理论尺度进行对照得到对照结果,专用船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侧扫声呐扫测河床地形的实测数据,航道尺度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得到航道尺度数据,航道尺度数据校验模块用于利用标准航道理论尺度对航道尺度数据进行核验,该系统根据船载侧扫声呐的实测数据得到船舶正前方的航道尺度数据,当船舶通过某个限制水域时,对航道尺度数据进行核验,以确定船舶能否通过。
但是,该系统无法根据航道和船舶实时对航道尺度进行检测和船舶航行进行监测,不能准确的给予船舶的信息与警示,易于导致对航道尺度和船舶航行行为误判,进而影响船舶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通过声呐采集模块采集第一航行参数,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第一航行参数获得监调系数,根据监调系数生成停航指令,控制船舶停止行驶,之后通过声呐采集模块采集第二航行参数,还用于根据第二航行参数获得航监系数,根据航监系数生成报警指令,并对船舶进行提示,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无法根据航道和船舶实时对航道尺度进行检测和船舶航行进行监测,不能准确的给予船舶的信息与警示,易于导致对航道尺度和船舶航行行为误判,进而影响船舶正常行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声呐技术的航道尺度检测和船舶航行监测系统,包括声呐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航行管理平台、监测调节模块以及预警报警模块;
所述声呐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航行参数和第二航行参数,第一航行参数包括波时差BS、波速值BV、船高值CG以及浸深值JS,第二航行参数包括波时比BB、船道比CD,并将第一航行参数和第二航行参数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航行参数获得监调系数JT,根据监调系数JT生成停航指令和监调指令,还用于根据第二航行参数生成报警指令,并将监调指令、监调系数JT发送至航行管理平台,将停航指令、报警指令发送至预警报警模块;
所述航行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到监调指令后根据监调系数JT获得预设监调角度,并将预设监调角度发送至监测调节模块;
所述监测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监调角度调节航行声呐的角度,角度调节完毕后生成完成信号,并将完成信号发送至声呐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7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矫治器
- 下一篇:一种处理交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