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0307.1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37/42;A01N53/08;A01P7/02;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组合 用于 防治 柑橘 红蜘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方法。所述的悬浮组合物由丁氟螨酯、甲氰菊酯、增效剂复配而成;所述的丁氟螨酯与甲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1~1:2。本发明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树红蜘蛛,将丁氟螨酯与甲氰菊酯以适当比例混配,可从多方面对害虫协同作用,达到以较低用药量就能有效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同时克服了红蜘蛛爆发时,难以有效控制的技术难题,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也缓解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压力,还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氟螨酯(Cyflumetofen)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农作物和花卉防治寄生于植物的主要螨类。该产品为20%悬浮剂。对叶螨的卵和成螨均有效,对若螨的活性更高。根据试验对比,丁氟螨酯各方面效果均优于螺螨酯和阿维菌素。
甲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驱避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其属神经毒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亡。该药杀虫谱广,击倒效果快,持效期长,其特点是对许多种害虫和多种叶螨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适合在害虫、害螨并发时使用。
柑橘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中国各柑橘产区,除为害柑橘外,还可为害黄皮、无花果、苦楝、桂花、蔷薇、苎麻、沙梨、蒲桃、椰子、番木瓜、木菠萝、油梨、杨桃、人心果、桃、柿、苹果、葡萄、核桃、樱桃、枣等。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叶片、嫩梢、果皮上吸汁危害,引致落叶、落果,尤以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者全叶灰白,失去光泽,终致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柑橘红蜘蛛的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气温的影响,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5~17℃左右时,1年发生12~15代,年均温在18℃左右时, 1年发生16~17代,年均温在20℃左右时,1年可发生20代左右。
现有技术红蜘蛛难以防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四世同堂防治难:红蜘蛛爆发时,一个叶片上往往有四种形态的红蜘蛛,而市场上的单一的杀螨剂大都不能虫卵兼杀,因此,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2、繁殖方式多样、繁殖速度迅猛。往往5-7天便可繁殖一代,尤其是孤雌生殖下,使红蜘蛛在喷药后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增加红蜘蛛的防控难度;
3、铜制剂刺激,在防治柑橘溃疡病时加入铜制剂,而铜制剂对雌螨有促进产卵、对幼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并可以杀死红蜘蛛天敌,促进了红蜘蛛的爆发;
4、频繁用药抗药性强;
5、结网保护:红蜘蛛爆发后,一旦结网,蛛网能起到防风、防雨、防药的作用,会使药剂难以渗入;
6、难全部杀死:红蜘蛛本身天敌少,个体也小,在叶片生长茂盛后,喷雾很难打透,很容易出现少喷、漏喷,使红蜘蛛很快繁殖起来。
申请人提供的丁氟螨酯与甲氰菊酯混配组合物,以适当比例混配使用,可从多方面对害虫协同作用,对各个时期的害螨均有很好的效果,药液渗透力强,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和附着力,可以快速的杀螨,并且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一次用药,就能有效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同时用药量降低,也缓解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压力,还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丁氟螨酯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的应用,其可以有效防治柑橘红蜘蛛,兼具速效与持效,对天敌安全、对环境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悬浮组合物由丁氟螨酯、甲氰菊酯、增效剂复配而成,加入助剂,制成悬浮剂,所述的丁氟螨酯与甲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1~1:2,优选的重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