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0265.3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左艳博;刘树青;张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2 | 分类号: | B60C1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俊卿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轮胎 | ||
1.一种摩托车轮胎,包括赤道面(X-X)和胎面带(2),所述胎面带(2)上设有用于形成胎面花纹的若干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带(2)包括横跨赤道面(X-X)的环形的中心部(21)和对称设置于中心部(21)左右两侧的两环形的胎肩部(22),所述中心部(21)包括横跨赤道面(X-X)的环形的第一中心部(211)和对称设置于第一中心部(211)左右两侧的两环形的第二中心部(212),所述胎面花纹包括沿轮胎(1)周向重复排列的多个模块(3),所述模块(3)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设置,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沟槽(31),所述第一沟槽(31)从其中一个胎肩部(22)延伸到另一个胎肩部(22);
至少一对第二沟槽(32),每对第二沟槽(32)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设置于胎肩部(22)内;
至少一对第三沟槽(33),每对第三沟槽(33)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设置于第二中心部(2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3)沿轮胎(1)周向具有预定周向长度(L),所述第一沟槽(31)的周向长度第一周向长度(L1)等于预定周向长度(L),所述第一沟槽(31)轴向展宽不小于胎面带(2)轴向展宽的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31)包括横跨赤道面(X-X)的第一弧线部分(31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赤道面(X-X)两侧的两第二弧线部分(312)、两第三弧线部分(313)、两第四弧线部分(314)和两第五弧线部分(315),在赤道面(X-X)的同一侧,第二弧线部分(312)的一端连接第一弧线部分(311)的端部且连接处相切,第二弧线部分(3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弧线部分(313)的一端,第四弧线部分(314)的一端与第三弧线部分(313)连接且连接处相切形成三岔式沟槽(318),第五弧线部分(315)的一端与第四弧线部分(314)的另一端连接且连接处相切,两第三弧线部分(313)的另一端和两第五弧线部分(315)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沟槽(31)的四个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3)还包括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设置的横向沟槽(34),所述横向沟槽(3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两第二沟槽(32),且所述横向沟槽(34)通过第二弧线部分(312)和第三弧线部分(313)的连接处横穿第一沟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34)上设有靠近赤道面(X-X)且对称设置的两三角式沟槽(35),所述三角式沟槽(35)的一条边与横向沟槽(34)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三弧线部分(313)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拳头形端部(316),第五弧线部分(315)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拳头形端部(3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32)包括一个弧线部分,所述第三沟槽(33)包括一个弧线部分,第三沟槽(33)和第二沟槽(32)位于第一沟槽(31)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32)的周向长度第二周向长度(L2)占预定周向长度(L)的35%-45%,所述第三沟槽(33)的周向长度第三周向长度(L3)占预定周向长度(L)的40%-50%,所述第三沟槽(33)至第二沟槽(32)的最长周向长度第四周向长度(L4)占第一周向长度(L1)的85%-9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赤道面(X-X)的同一侧,第三沟槽(33)与第二沟槽(32)轴向展宽最小间距不大于胎面带(2)轴向展宽的3%,第一沟槽(31)与第二沟槽(32)最小距离不小于23mm,第一沟槽(31)与第三沟槽(33)最小距离不小于15mm,第三沟槽(33)靠近第二沟槽(32)的端部与第二沟槽(32)靠近第三沟槽(3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21)轴向展宽占胎面带(2)轴向展宽的35%-45%,所述第一中心部(211)轴向展宽占中心部(21)轴向展宽的15%-30%,所述中心部(21)上的沟槽所占的比例不大于12%,所述胎肩部(22)上沟槽所占的比例不小于12%且不大于15%,所述胎面带(2)的陆比不小于80%且不大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未经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和低温印刷电路板用灌封胶水
- 下一篇:反向阻断IG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