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79523.8 | 申请日: | 202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万玮;赵亚文;周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02 | 分类号: | B61D1/02;B61D27/00;B61D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席 卧铺 设备 车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包括由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的卧铺骨架、外侧挡板、以及分别固定于卧铺骨架顶侧与底侧的顶板和垫板;所述卧铺骨架的上方开设有出风口,用于接入空调系统新风;所述外侧挡板与顶板均由轻型复合材料制成,且外侧挡板与顶板的表面均铺贴有吸音层;所述外侧挡板围设于卧铺骨架的四侧,且留有一侧供乘客出入,所述外侧挡板的内部设有嵌件,用于安装功能设备。本发明提供的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采用了现有的轻型复合材料、铝型材等作为主体材料,将功能设备模块化设置于外侧挡板处,以满足坐姿和卧姿的使用功能,通过开设单独的出风口及照明系统,以拥有独立的空调和照明供应,能够提升乘客私密性和乘坐舒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属于铁路客车车辆内装系统设计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路客车软席卧铺设备多为独立结构,可分为常规软席卧铺设备和动车组卧铺。其中,常规软席卧铺设备位于走廊一侧,由支撑、卧铺骨架、垫板、垫材、栏杆和蒙面布组成,为平板结构,卧铺设备放置于依靠间壁设置的包间内,依靠间壁隔绝包间内外的空间,垫板置于卧铺骨架上,垫材放置于垫板上,栏杆使用紧固件固定在卧铺骨架上,再整体包覆蒙面布,最后安装位于卧铺设备下方的卧铺支撑,实现卧铺设备的固定,卧铺支撑可见,可实现走廊上方设置行李架或行李台的功能需求;动车组卧铺,采用单元式设计,位于走廊两侧,每个卧铺单元均前后相连且纵向布置,可分为内床和外床,之间有隔板,同时内床和外床有可分为上、下铺位,床铺位设有吧台、扶手、照明灯具、插座等设备,设有帘布提升私密性。此结构无法在走廊处设置行李架或行李台。
但上述软席卧铺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对于常规软席卧铺设备,由于卧铺设备本身为平板结构,本身除给乘客提供躺姿功能外,难以集成其他功能,乘客所需的附加功能均需设置在间壁、侧墙上,目前常设有阅读灯、置物架、衣帽钩、扶手等,空调系统为1个包间内混用,无法做到单人单间使用。对于动车组卧铺,由于提升了运载力,单元式的内床和外床设计存在部分重叠,即第一个包间的乘客腿部空间有一部分被用作第二个包间的吧台,对于乘客来说,头部和腿部的宽度空间约为肩部空间的一半,对于需要宽松空间的乘客并不友好,而且卧铺设备位于走廊两侧,仅一道帘布隔离,虽然提升了私密性,但无法有效的降低卧铺设备外的噪音,再加上走廊位于中间,无法设置行李架或行李台,对于携带有大件行李的乘客,可能只能将行李放置在下铺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内,可能存在行李存放空间不足的情况
可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升乘客的乘车私密性与舒适性,亟需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及车厢,采用了现有的轻型复合材料、铝型材等作为主体材料,将功能设备模块化设置于外侧挡板处,以满足坐姿和卧姿的使用功能,通过开设单独的出风口及照明系统,以拥有独立的空调和照明供应,能够提升乘客私密性和乘坐舒适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席卧铺设备,包括由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的卧铺骨架、外侧挡板、以及分别固定于卧铺骨架顶侧与底侧的顶板和垫板;
所述卧铺骨架的上方开设有出风口,用于接入空调系统新风;
所述外侧挡板与顶板均由轻型复合材料制成,且外侧挡板与顶板的表面均铺贴有吸音层;
所述外侧挡板围设于卧铺骨架的四侧,且留有一侧供乘客出入,所述外侧挡板的内部设有嵌件,用于安装功能设备,其中,功能设备至少包括照明系统。
进一步的,还包括侧部连接机构,所述侧部连接机构安装于卧铺骨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挡板包括侧挡板、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其中,所述侧挡板与卧铺骨架相固定,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与卧铺骨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设备还包括折叠桌板、靠垫、开关和插座,其中,折叠桌板、开关和插座安装于侧挡板内侧,所述靠垫安装于左侧挡板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9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