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2293.8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鲍雨梅;冉温新;林海樱;陈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30 | 分类号: | A01D46/30;B07B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邵佳韵 |
地址: | 312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棉花 采摘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属于棉花采摘机器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采棉含杂量较高等问题。本发明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底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轮,机体前端设置有采棉头以及环境识别装置,环境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棉田并将画面发送到终端,采棉头和机体之间通过输棉管连接并通过输棉管将采摘到的棉花输送到设置在机体内的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下落通道连接有第二腔体,下落通道设置有杂质处理装置,杂质处理装置包括上输送轮、下输送轮以及负压吸取装置,机体后部内设置有储藏室,储藏室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棉花送至储藏室的输送通道。本发明具有能够对棉花进行除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采摘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棉作业分为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国内外很多地区还使用落后的手工采棉,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打,占用劳动力人数多,而在一些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区,则采用大型采棉机采摘,能够快速的收获大片的棉田,但是大型采棉机一是价格以及使用成本都较高,二是在采集到棉花之后杂质含量较高,加大后期的棉花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底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轮,机体前端设置有采棉头以及环境识别装置,所述环境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棉田并将画面发送到终端,采棉头和机体之间通过输棉管连接并通过输棉管将采摘到的棉花输送到设置在机体内的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下落通道连接有第二腔体,所述下落通道设置有杂质处理装置,所述杂质处理装置包括上输送轮、下输送轮以及负压吸取装置,所述机体后部内设置有储藏室,储藏室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棉花送至储藏室的输送通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环境识别装置识别棉田并将图像传送到例如手机、遥控器等终端上,用户可以根据图像来遥控移动装置使得机体在棉田内移动,不需要自己驾驶,远程便能够进行采棉工作,移动的过程中,采棉头工作采下棉花,棉花由输棉管输送到第一腔体内,棉花在重力的作用下落通道,棉花在下落通道内下落的过程中,由两个负压室对棉花的杂质进行吸取,上输送轮和下输送轮则配合将棉花向下输送,除完杂后棉花来到第二腔体并最终到达储藏室进行储存,对棉花进行除杂,减小后期棉花的加工难度。
在上述的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中,所述环境识别装置包括安装块、设置在安装块内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安装块上的多个识别摄像头,多个识别摄像头分布在安装块的前端和两侧,所述安装块顶部设置有传输天线。
在上述的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中,所述输棉管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机体的两侧,所述输棉管的底端连接在采棉头上,所述输棉管的顶端连接在所述机体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输棉管的出棉口分别位于第一腔体上部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斜坡,所述导向斜坡的表面光滑设置。
在上述的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中,所述机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上输送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用于驱动下输送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上输送轮和下输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负压吸取装置包括上负压室和下负压室,所述上负压室和下负压室分别与上输送轮和下输送轮一一对应,所述上负压室与下落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网,所述下负压室和下落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网。
在上述的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中,所述上输送轮和下输送轮均包括辊轴及设置在辊轴上的多个辊齿组,每个辊齿组均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辊齿,多个所述辊齿组均匀分布在辊轴的外壁上。
在上述的用于棉花采摘的机器人中,所述上输送轮上的辊齿和下输送轮上的辊齿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2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力均匀的铝蜂窝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腐建筑板墙的隔热保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