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软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3696.1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和刚;闫浩卷;刘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广睿高分子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30;C08K5/12;C08K3/26;C08K3/22;C08J9/10;C08J9/00;B32B27/30;B32B27/22;B32B27/18;B32B27/06;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曹鑫蕊 |
地址: | 06102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发泡软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树脂、增塑剂、碳酸钙、稳定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三氧化二锑、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色料和发泡剂混合,得到底料预混物;
(2)将树脂、增塑剂、碳酸钙、稳定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三氧化二锑、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色料混合,得到面料预混物;
(3)将所述底料预混物和面料预混物双层挤出后冷却定型,得到发泡软质材料;
本发明对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先后顺序没有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挤出包括:将所述底料预混物加入底料挤出机,将所述面料预混物加入面料挤出机,然后共同通过双层挤出模具挤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挤出机设置有5个加热区,按照原料通过的顺序,依次记为A1区、A2区、A3区、A4区和A5区,所述A1~A4区的温度独立地为120~200℃,所述A5区的温度为140~220℃;
所述底料挤出机设置有5个加热区,按照原料通过的顺序,依次记为B1区、B2区、B3区、B4区和B5区,所述B1~B5区的温度独立地为120~200℃;
所述双层挤出模具设置有10个加热区,按照原料通过的顺序,依次记为C1区、C2区、C3区、C4区、C5区、C6区、C7区、C8区、C9区和C10区,所述C1区~C10区的温度独立地为12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混合的温度独立地为5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定型在三辊压光机中进行,所述三辊压光机的下辊温度为15~90℃、中辊温度为15~90℃且上辊温度为15~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料预混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树脂100份,增塑剂30~100份,碳酸钙10~300份,稳定剂1~8份,氧化聚乙烯蜡0.1~2份,硬脂酸0.1~2份,三氧化二锑0.1~10份,抗氧剂0.1~5份,紫外线吸收剂0.1~5份,色料0.01~10份和发泡剂0.1~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预混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树脂100份,增塑剂30~100份,碳酸钙10~300份,稳定剂1~10份,氧化聚乙烯蜡0.01~3份,硬脂酸0.1~3份,三氧化二锑0.1~10份,抗氧剂0.1~5份,紫外线吸收剂0.1~5份和色料0.01~1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料预混物中的树脂包括PVC、TPO、TPU和TP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DPHP、DOTP、DINP、DBP和DINCH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所述氧化聚乙烯蜡为高密度氧化聚乙烯蜡;所述抗氧剂为高温抗氧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基酮;所述色料包括塑料用色粉和色母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泡剂包括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预混物中的树脂、增塑剂、碳酸钙、稳定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三氧化二锑、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色料的种类与底料预混物一致。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发泡软质材料,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树脂、增塑剂、碳酸钙、稳定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三氧化二锑、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色料,所述底层包括树脂、增塑剂、碳酸钙、稳定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三氧化二锑、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色料和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广睿高分子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广睿高分子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36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