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0873.0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武;白桦;李宇;王峰;高广中;赵国辉;郝键铭;杨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郭泽培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腹板 钢箱梁 检修 轨道 风致 振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钢箱梁以及设置在钢箱梁底部的检测车轨道,检测车轨道的两侧均设置有紊流抑振装置,紊流抑振装置包括竖直背板以及若干抑风板,竖直背板与钢箱梁固定连接,抑风板沿竖直背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抑风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抑风板的长度方向沿着钢箱梁的纵向,转动杆同时连接有旋转阻尼装置,抑风板用于对气流漩涡进行破碎,抑风板在气流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作用于旋转阻尼装置,通过旋转阻尼装置耗散能量。本发明装置可以用于对检修车轨道处的气流漩涡进行破碎,减少箱梁涡振振幅,从而抑制钢箱梁上风致振动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抗风设计的不断精细化,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断面自身外形会对结构抗风稳定性产生影响,栏杆以及检修车轨道等附属措施也是影响断面气动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压试验和流场模拟研究发现检修车轨道位置对于气流的分离点有明显影响,这也是诱发结构涡激振动的内在机理。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可以用于对检修车轨道处的气流漩涡进行破碎,从而抑制钢箱梁上风致振动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可以用于对检修车轨道处的气流漩涡进行破碎,减少箱梁涡振振幅,从而抑制钢箱梁上风致振动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用于直腹板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风致振动抑振装置,包括钢箱梁以及设置在钢箱梁底部的检测车轨道,所述检测车轨道的两侧均设置有紊流抑振装置,所述紊流抑振装置包括竖直背板以及若干抑风板,所述竖直背板与钢箱梁固定连接,所述抑风板沿竖直背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抑风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所述抑风板的长度方向沿着钢箱梁的纵向,所述抑风板的背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连接至一转动杆,所述竖直背板背离检测车轨道一侧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与转动杆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同时连接有旋转阻尼装置,所述抑风板用于对气流漩涡进行破碎,抑风板在气流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杆旋转,所述转动杆作用于旋转阻尼装置,通过旋转阻尼装置耗散能量。
进一步,所述旋转阻尼装置包括大齿轮、小齿轮、转轴、扇叶以及阻尼筒,所述大齿轮与转动杆同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且同时与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板转动配合,所述阻尼筒与竖直背板固定相连,所述扇叶与转轴传动连接且转动设置在阻尼筒内,所述阻尼筒内填充有阻尼液。
进一步,所述竖直背板沿钢箱梁的纵向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块竖直背板之间连接有支架,所述阻尼筒通过所述支架与竖直背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竖直背板的上端设置有自攻螺钉,所述竖直背板通过自攻螺钉与钢箱梁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背板的背侧同时连接有一肋板,所述肋板的上端连接至钢箱梁,所述肋板与竖直背板之间形成三角支撑。
进一步,所述抑风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穿设有导杆,相邻两抑风板之间的导杆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位于紊流抑振装置最上侧和最下侧的导杆均连接至钢箱梁。
进一步,位于紊流抑振装置最上侧和最下侧的导杆均通过拉索连接至所述钢箱梁,所述拉索能够调整张拉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拉索的端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钢箱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梁板,所述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杆通过的连接孔,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锚头。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抑风板的横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0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