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0204.X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郑建军;王孟孟;朱亚辉;王高利;李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静力 试验 加载 节点 载荷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
确定各个加载节点的加载载荷初始分布;
构建部件静力试验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考核目标对各个加载节点的灵敏度系数,进而构建灵敏度系数矩阵;
构建部件理论状态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部件静力试验、理论状态有限元模型下考核目标响应误差,进而构建响应误差矩阵;
利用灵敏度系数矩阵、响应误差矩阵,计算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更新各个加载节点的加载载荷,直至部件静力试验、理论状态有限元模型下考核目标响应误差满足要求,得到各个加载节点的加载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具体为:
根据部件的结构形式、理论载荷分布,确定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各个加载节点的加载载荷初始分布,具体为:
根据理论总载总矩不变、控制剖面误差控制原则,确定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初始分配方案,进而计算得到各个加载节点的加载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考核目标包括部件上接头支反力、节点位移、单元应变及其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灵敏度系数矩阵、响应误差矩阵,计算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具体为:
dp=S-1*F;
其中,
dp为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矩阵;
S为灵敏度系数矩阵;
F为响应误差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灵敏度系数矩阵、响应误差矩阵,计算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具体为:
计算二次规划目标函数dp′*S′*S*dp-2*(S′*F)′*dp的最小值,得到相应的dp;
其中,
dp为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矩阵;
S为灵敏度系数矩阵;
F为响应误差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灵敏度系数矩阵、响应误差矩阵,计算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具体为:
以理论总载总矩进行等式约束,以控制剖面误差进行不等式约束,限制各个加载点加载载荷的上下限,计算非线性规划目标函数(S*dp-F)′*(S*dp-F)的最小值,得到相应的dp;
其中,
dp为各个加载节点加载载荷的增量矩阵;
S为灵敏度系数矩阵;
F为响应误差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部件静力试验、理论状态有限元模型下考核目标响应误差不能够满足要求时,设置考核目标响应误差加权矩阵,对考核目标响应误差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静力试验加载节点载荷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部件静力试验、理论状态有限元模型下考核目标响应误差满足要求,但存在非考核区域局部应变过大的情形时,将非考核区域局部应变加入到考核目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02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