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7844.5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民章;马敬丽;闫进旺;刘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7/40;F16H57/04;F16N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2154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冷却 制动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其润滑系统包括油水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控切换阀,电控切换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阀电机,阀电机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带动阀芯在阀体内旋转,阀芯在阀体内旋转时具有两个极限位,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大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一极限位时,使阀进口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以仅用于降温;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小于最小设定温度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二极限位,使阀进口通过管路导入待润滑冷却的摩擦副以用于润滑冷却;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处于最小设定温度和最大设定温度之间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一、第二极限位之间,使阀进口同时与所述进油口和带润滑冷却的摩擦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大功率风电机组的液压站的润滑系统主要用于齿轮箱主轴承、齿轮和发电机轴承的润滑及冷却。由于待润滑和冷却的部位较多、需油量较大,一般设置至少两路进行润滑冷却,每一路上设置有带电机的齿轮泵、过滤装置、温控阀等,齿轮泵将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出,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温控阀,温控阀具有一个进口(C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一个与待润滑的主轴承、发电机轴承等连通(称为B口),另一个出口与风冷换热器连通(称为A口),温控阀是利用被控介质温度变化时,温控阀内的感温流体体积随着膨胀或收缩的原理工作的,当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流体膨胀,推动阀芯朝向A口流量增大、B口流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被控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感温液体收缩,阀芯朝向A口流量减小、B口流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感温流体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导致阀芯出现卡滞、动作延缓等情况,即控制不灵敏。使得当润滑油需要迅速降温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降温,影响润滑油对齿轮箱主轴承、齿轮和发电机轴承的冷却效果,摩擦副升温加剧将导致摩擦副磨损加剧并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的冷却系统中的温控阀反应不灵敏、易卡滞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电润滑冷却及制动一体化系统,包括:
油箱总成,包括液压油箱和润滑油箱;
液压刹车阀组;
空气散热器;
泵组,用于驱动冷却液在循环管路中流动;
第一、第二齿轮泵以及对应的第一、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第二齿轮泵的进油口与润滑油箱连通;
第一、第二过滤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齿轮泵的出口油路上;
油水换热器,包括供冷却液进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供润滑油进出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润滑油的温度;
电控切换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阀电机,阀体上具有两个阀进口和两个阀出口,两个阀进口相互连通并分别与第一、第二齿轮泵的出口油路连通,两个阀出口中的一个与所述进油口连通、另一个通过管路导入待润滑冷却的摩擦副;阀电机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带动阀芯在阀体内旋转,阀芯在阀体内旋转时具有两个极限位,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大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一极限位时,使阀进口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以仅用于降温;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小于最小设定温度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二极限位,使阀进口通过管路导入待润滑冷却的摩擦副以用于润滑冷却;当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处于最小设定温度和最大设定温度之间时,控制阀芯处于第一、第二极限位之间,使阀进口同时与所述进油口和带润滑冷却的摩擦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出口通过多条润滑管路分别连通至主轴轴承、发电机轴承和齿轮箱的相应摩擦副处。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管路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7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