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5262.3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翔甯;朱永祺;林昶荣;彭钰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卢浩;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光二极管 显示 面板 | ||
1.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结构,各包括至少一子像素,所述至少一子像素用以发出多个亮度区间的光,其中各所述至少一子像素包括:
第一微型发光芯片,具有第一发光面积,经配置以依据一第一操作电流区间发出对应于第一亮度区间的光;以及
第二微型发光芯片,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发光面积的第二发光面积,经配置以依据一第二操作电流区间发出对应于第二亮度区间的光,且所述第二亮度区间的灰阶值低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的灰阶值;
其中所述第一微型发光芯片以及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具有相同的发光颜色;并且
其中当发光时,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比所述第一微型发光芯片具有较小的亮度对电流曲线斜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型发光芯片在发光时的具有第一操作电流密度,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在发光时具有第二操作电流密度,且第二操作电流密度小于第一操作电流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在发光时的外部量子效率低于所述第一微型发光芯片在发光时的外部量子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型发光芯片在所述第一操作电流区间内的操作电流与亮度呈现线性正比关系;并且
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在所述第二操作电流区间内的操作电流与亮度呈现线性正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电流区间与所述第二操作电流区间的电流值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电流区间的电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
所述第二操作电流区间的电流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电流阈值;并且
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发光面积的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至少一子像素还包括:
第三微型发光芯片,具有第三发光面积,且所述第三发光面积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光面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面积,或所述第三发光面积与所述第一发光面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面积其中之一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型发光芯片在所述至少一子像素的操作电流为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和所述第二亮度区间时的操作电流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结构各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发光颜色彼此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二个所述子像素的二个所述第一亮度区间或二个所述第二亮度区间至少部分不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二个所述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微型发光芯片的所述第二发光面积彼此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2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下部可调节灯头旋转式灯杆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检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