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振动分析的旋翼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4964.X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白允东;熊强;叶宏克;陶治宇;周赞;陈松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51 | 分类号: | B64C27/51;B64C27/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健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分析 调节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旋翼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飞行器处于稳定的飞行状态,获取飞行器机身多个振动通道对应的振动值,并根据振动值确定振动值矩阵;然后根据飞行状态、振动通道系数、振动比重系数、振动值矩阵以及飞行器对应的影响系数矩阵,确定第一旋翼调整量矩阵;最后根据第一旋翼调整量矩阵,对飞行器的旋翼进行调节,以使振动值下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翼调节方法无需额外的设备来测量旋翼锥体,有助于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并且节约设备成本;另外,由于本申请提出的旋翼调节方法是根据振动来确定调整旋翼,最终达到减振的效果,因此能够避免反复调整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旋翼调节的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旋翼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直升机的旋翼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旋翼质量不平衡以及气动不平衡,会导致桨叶产生振动,由于直升机主要依赖旋翼高速旋转来提供升力,振动的桨叶会给直升机带来安全威胁,而且持续的振动可能会导致直升机部件出现疲劳断裂等问题,从而影响直升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实现旋翼部件的动平衡调节,控制振动的幅度,是保证直升机可靠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关技术中,实现旋翼调节需要通过调整旋翼锥体和不平衡质量来减少旋翼引起的垂直振动和水平振动,因此需要测量旋翼锥体,并实现动平衡。一般使用标杆法、照相法等技术来测量旋翼锥体,而这些方法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成本和硬件设备成本,并且容易受到雨雪天气等外界环境影响;另外相关技术中,使用试重法进行动平衡,但是一般只关注1阶振动,而且在动平衡过程中可能需要反复调节,导致旋翼调节的过程比较缓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旋翼调节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旋翼调节方法,包括:当飞行器处于稳定的飞行状态,获取所述飞行器机身多个振动通道对应的振动值,并根据所述振动值确定振动值矩阵;根据所述飞行状态、振动通道系数、振动比重系数、所述振动值矩阵以及所述飞行器对应的影响系数矩阵,确定第一旋翼调整量矩阵;根据所述第一旋翼调整量矩阵,对所述飞行器的旋翼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振动值下降。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影响系数矩阵这一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飞行器进行试飞的过程中,分别对所述旋翼中不同的调节部件进行调节,确定第二旋翼调整量矩阵;根据调节所述调节部件前后所述振动通道所对应的所述振动值的变化,确定第一振动变化量矩阵;根据所述旋翼调整量矩阵和所述第一振动变化量矩阵,确定当前飞行状态对应的所述影响系数矩阵。
可选地,所述旋翼包括主桨和尾桨,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所述主桨中的第一配重片、小拉杆、后缘调整片以及所述尾桨中的第二配重片,所述第二旋翼调整量矩阵包括主桨调整量矩阵和尾桨调整量矩阵,所述在所述飞行器进行试飞的过程中,分别对所述旋翼中不同的调节部件进行调节,确定第二旋翼调整量矩阵,包括:在所述飞行器进行试飞的过程中,分别对所述主桨中的所述第一配重片、所述小拉杆和所述后缘调整片进行调节,确定所述主桨调整量矩阵;完成对所述主桨中的所述调节部件的调节后,对所述尾桨中的所述第二配重片进行调节,确定所述尾桨调整量矩阵。
可选地,所述振动通道包括第一振动通道和第二振动通道;所述第一振动通道设置在驾驶位地板和机身中部,所述第二振动通道设置在垂尾位置和所述尾桨,所述第一振动变化量矩阵包括第二振动变化量矩阵和第三振动变化量矩阵,所述根据调节所述调节部件前后所述振动通道所对应的所述振动值的变化,确定第一振动变化量矩阵,包括:根据调节所述前后所述第一振动通道所对应的所述振动值的变化,确定第二振动变化量矩阵,并根据调节前后所述第二振动通道所对应的所述振动值的变化,确定第三振动变化量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4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