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5145.0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饶洪华;陆子刚;王鸿昊;李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12 | 分类号: | E06C1/12;E06C7/50;E06C7/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千益智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70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1161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船舶 分段 升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卡板固定机构上的卡板结构固定在脚手架直梯预搭设的分段板边缘处,卡板固定机构受到卡板固定螺栓作用,起到固定作用;B、将上段直梯插入下段直梯的管道导轨槽后,在上段直梯的下顶端安装下段直梯限位板,形成可伸缩一体直梯;C、将可伸缩一体直梯附着在预先安装好的卡板固定机构上,将上段直梯进行固定,下段直梯根据与地面的高度进行收缩或延长,达到下段直梯与地面顶实。本发明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可以使直梯搭设更加灵活,并且直梯子能够自由调节高度,确保梯腿始终与地面接触,大大增加梯子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分段下胎放置在运输托架上,分段距离地面高度在2.4米至3.5米,因此人员上下分段施工需要借助直梯攀爬,以往直梯与脚手架进行固定,施工复杂,位置相对固定,无法灵活移动,并且,由于直梯与脚手架固定无法进行高度调整,致使分段移动到局部不平整地域,直梯会与地面太近,顶撞导致直梯变形,或者地面与直梯过远,造成梯腿不能触及地面,存在人员爬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实现灵活调节高度的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卡板固定机构上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在脚手架直梯预搭设的分段板边缘处,旋紧第一卡板上的卡板固定螺栓,卡板固定螺栓旋进第一卡板内侧,下压顶住进入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的分段钢板,分段钢板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通过卡板固定螺栓夹紧,卡板固定机构受到卡板固定螺栓作用,防止向分段外侧滑动,起到固定作用,保证人员爬梯时,卡板固定机构固定不会翻转;
B、将上段直梯插入下段直梯的管道导轨槽后,在上段直梯的下顶端安装下段直梯限位板,形成可伸缩一体直梯;
C、将可伸缩一体直梯附着在预先安装好的卡板固定机构上,上段直梯自下而上穿入卡板固定机构上的叉型导轨板的导轨槽内,到达预设高度时,使用卡板固定机构上的上段直梯限位螺栓进行固定,上段直梯限位螺栓向内旋紧,上段直梯限位螺栓与叉型导轨板形成挤压力,将上段直梯进行固定,防止其上下滑动,下段直梯根据与地面的高度进行收缩或延长,达到下段直梯与地面顶实。
所述卡板固定机构包括横向主结构连接板、两组卡板结构、两组叉型板导轨板和叉型板导轨板连接板,所述叉型板导轨板每组两个,所述两组叉型板导轨板分别安装在横向主结构连接板的两端,每组叉型板导轨板分别对称固定在横向主结构连接板的上部,每个叉型板导轨板上均设有导轨槽,所述每组卡板结构由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组成,每组卡板分别对称固定在横向主结构连接板两端的下部,所述叉型板导轨板连接板安装在横向主结构连接板一端的两个叉型板导轨板之间。
所述两组叉型板导轨板要同轴,每组叉型板导轨板要同心安装在横向主结构连接板上。
所述叉型板导轨板连接板上安装有上段直梯限位螺栓。
所述步骤B中,可伸缩一体直梯可平行两层缩放和伸长。
所述下段直梯底部形成弯腿,弯曲角度呈30°。
本发明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可以使直梯搭设更加灵活,并且直梯子能够自由调节高度,确保梯腿始终与地面接触,大大增加梯子的稳定性,可拓展船舶、建筑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的卡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的上段直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附着船舶分段可升降直梯及锁紧升降方法的下段直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5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