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参碱型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肺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64615.1 申请日: 2022-09-01
公开(公告)号: CN115716830A 公开(公告)日: 2023-02-28
发明(设计)人: 罗钉;张玉波;王国才;王昊;代小勇;李药兰;范春林;邹加文;黄粤豪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71/16 分类号: C07D471/16;A61K31/4375;A61P35/00;A61K36/489
代理公司: 深圳市世纪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6 代理人: 赖智威
地址: 51063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苦参 生物碱 及其 制备 方法 具有 肺癌 作用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苦参碱型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具有抗肺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结构。所述的组合物和提取物,包含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苦参碱型生物碱。研究表明,本发明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其具有优异的抗肺癌作用,尤其是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因此,将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或将含有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的组合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肺癌作用的药物,尤其是制备具有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参碱型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具有抗肺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前列,而非小细胞肺癌占到了所有临床肺癌病例的85%左右。近年来免疫疗法的兴起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发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治疗收益,但免疫疗法高额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可用于放化疗的药物数量少且毒副作用大,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总体治愈率和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发现新型具有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药物分子。

从中药中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子一直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手段。苦豆子(拉丁名: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豆科(Fabaceae)槐属(Sophora)下的一个变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北部省份。作为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其临床应用广泛,常见市售制剂如复方苦参素注射液、苦豆子油搽剂、克泻灵片、妇炎宁等,主要用于治疗癌肿疼痛、乙型肝炎、肠炎、妇科炎症等炎症和肿瘤相关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参碱型生物碱为该植物产生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但之前的研究对该植物种子中苦参碱类生物碱研究尚不充分,报道化合物类型较为单一,含量较大的单体化合物药理活性并不显著。所以苦豆子种子中苦参碱类生物碱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期从中发现新颖结构并且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分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苦参碱型生物碱;研究表明,本发明全新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优异的抗肺癌作用,尤其是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苦参碱型生物碱,其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其具有优异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

尤其是,发明人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发明以15,17-裂环苦参碱结构骨架为母核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化合物中,其中的羟基的位置,对于苦参碱型生物碱化合物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大小差别是巨大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惊奇的发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十分优异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要远远高于具有式式II和式III所示结构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同时也远远高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优选地,式I所示结构第5位羟基的绝对构型为5R或5S。

优选地,式II所示结构中第7位羟基和第11氢的绝对构型为7S,11R或7R,11S。

优选地,式III所示结构的中第12位羟基的绝对构型为12R或12S。

优选地,所述的苦参碱型生物碱为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的外消旋体。

进一步优选地,式I所示结构的外消旋体中光学对映体的第5位羟基的绝对构型为5R和5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