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CD123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6438.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宁金鹰;彭浩;郝锋;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源博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395;A61P3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123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抗CD123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该抗CD123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轻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该抗体对人源CD123蛋白具有高亲和力,该抗CD123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上的CD123的高亲和力的功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8800006945、申请日为2018年06月15日、发明名称为“抗CD123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CD123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CD123蛋白的基因名称为IL3RA。CD123与IL-5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形成为Beta common(βc)的膜受体细胞因子亚家族,这三种受体共享共同的βc亚基信号。其中这三种受体中的每一个受体都是由细胞因子特异性α亚基和普通βc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使得能够高亲和力结合和细胞信号传导。这三个细胞因子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控制正常和恶性血细胞生成方面,原生的和适应性免疫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作为CD123陪体的IL-3是一种主要由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其调节体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细胞功能。IL-3最初称为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因为其会刺激来自骨骼的广泛的造血细胞,包括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IL-3的生物活性不仅仅体现在造血系统,同时也延伸到了造血系统内皮谱系,其中IL-3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增殖。
如上所述,IL-3R是一种包含alpha和beta链的异二聚体。IL-3Rα链是糖蛋白由3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Ig样结构域,其中包含287个氨基酸残基的胞外结构域,两个FnIII结构域,跨膜30个氨基酸残基的域和一个53个残基的胞内结构域。
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3受体(IL-3RA或CD123)的α-链异常经常在一些白血病病症中观察到,并且可能有助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优势。很多研究分析了CD123在各种血液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包括部分急性骨髓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突发性浆细胞样树突状肿瘤(BPDCN)和毛细胞白血病。鉴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上CD123的低表达或缺失,其可以针对这种受体试作为一种药物靶点进行临床前及临床水平上的开发。由于CD123是一种膜受体,因此有两种方式来针对CD123靶点来进行药物开发,其中包括天然配体或单克隆抗体等两种常用的药物开发方式。最近的报道显示了使用由偶联至截短白喉毒素的人IL-3组成的融合分子在BPDCN和AML患者中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抗CD123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我们自己设计的鼠源的Fc标签的CD123抗原来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分子水平与细胞水平和CD123亲和力最好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我们自己构建的细胞功能性实验在亲和力高的细胞株里筛选功能性最好的杂交瘤细胞株并测定出抗体序列,并确定了其CDR区序列。相关实验结果显示,该抗CD123抗体具有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123蛋白特异性结合识别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该抗CD123抗体或其功能片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CD123抗体或其功能片段,所述抗CD123抗体或其功能片段具有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
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源博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康源博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