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粒吸声板以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1230.1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加曙;李航;何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5/624;C04B33/132;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粒 吸声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微粒吸声板包括骨料颗粒与凝胶溶剂;所述骨料颗粒包含风积沙、机制沙、陶粒、矿渣、漂珠以及氧化铝空心球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凝胶溶剂包括水剂与粉剂;所述水剂,包含水玻璃、磷酸二氢铝、硅溶胶、铝溶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粉剂包含高岭土、氧化铝粉、碳化硅粉、氮化硅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在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上均进行了创新,尤其凝胶溶剂的组成与制造工艺协同作用,发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经过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处理后,微粒板具有了耐水、耐高温以及高强度等优点,扩宽了该材料的使用范围,还可进行打磨、抛光等,提高了微粒板的装饰、美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微粒吸声板,属于建筑装饰装修、声学设计等吸声降噪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噪声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传统的吸声材料如,矿棉、岩棉、离心玻璃棉等在功能上存在二次污染、怕潮湿等一些问题。为此,很多新型的吸声材料被研制出来,如铝纤维吸声板、聚酯纤维吸声板、聚合微粒吸声板以及砂岩环保吸声板。
砂岩环保吸声板(CN102888902B)的降噪原理是通过不同目数的骨料颗粒形成的多孔结构来达到吸声效果,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选用同等粒径的天然圆砂粒或天然彩色圆砂粒与环氧树脂胶混合,压成板材,第二步:取同等粒径膨化珍珠岩颗粒与环氧树脂胶混合压在第一步板材料上,第三步:5×5MM空格玻璃纤维丝网格布压在膨化珍珠岩颗粒板上;第四步:待水分子蒸发后用砂粒涂料或喷涂薄毡或阻燃透气壁纸处理好面层效果。
微孔陶粒吸声板(CN111635250A)的降噪原理是利用多孔骨料本身的多孔结构,并对吸声板做特殊处理后作为吸声材料使用;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选定微孔陶粒和胶凝剂的规格型号,按预设重量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模具中自然干燥固化,凝结成块,作为母料;步骤2)将所述母料切割成板材,使所述板材在切割表面呈现出破壁微孔。
以上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首先使用一系列的不同粘接剂将骨料颗粒粘接成板材后方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粘接剂分为两大类,无机类与有机类,两类粘接剂各有利弊。有机粘接剂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等,有较高的粘接力,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使得板材在防火等级方面不具有优势且耐候性较差,而无机类粘接剂如水玻璃、磷酸二氢铝等,虽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以及防火性能,但是由于空气中水分的存在,长时间使用会使其丧失粘接力,从而造成脱落的风险。
如何获得兼具耐水、耐火和力学性能优异的微粒板材,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粒吸声板的制作方法,包括:烧结,赋予了吸声板良好的耐水、耐火以及力学性能。
一种微粒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吸声板包括骨料颗粒与凝胶溶剂;所述骨料颗粒包含风积沙、机制沙、陶粒、矿渣、漂珠以及氧化铝空心球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凝胶溶剂包括水剂与粉剂;所述水剂,包含水玻璃、磷酸二氢铝、硅溶胶、铝溶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粉剂包含高岭土、氧化铝粉、碳化硅粉、氮化硅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颗粒的目数≤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颗粒的熔点≥1000℃。
进一步的,所述水剂占凝胶溶剂的质量分数为60%~90%,所述粉剂占凝胶溶剂的质量分数为10%~40%
进一步的,所述凝胶溶剂占骨料的质量分数为10%~50%。
一种微粒吸声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水剂与粉剂混合均匀,制得胶凝溶剂;
第二步,将所述凝胶溶剂与骨料颗粒进行充分的搅拌,制得混合料;
第三步,将所述混合料铺满模具,并加设网格布,压制成板;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得板材置于在180~200℃下烘烤60~90min,然后取出冷却,制得预成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1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