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跟踪仪结合视觉系统的组网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0250.7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刚;毛志勇;余华昌;祝卿;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唐敏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跟踪 结合 视觉 系统 组网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跟踪仪结合视觉系统的组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1)在测量空间布设公共点以组建组网测量网络,实现测量空间的全覆盖测量能力;2)利用激光跟踪仪完成测量网络的精密定位,建立全局测量坐标系并实现与控制网的几何关联,为全测量过程提供统一的测量基准;3)根据测量网络空间分布和被测形状整体几何特征划分测量区域并布置仪器站位,采用视觉测量系统获取多视角局部测量数据;4)采用激光跟踪仪完成视觉测量系统位姿的实时跟踪定位,同时完成测量网络的观测以实现自身站位的解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高精度的公共点测量,实现了高精度的坐标统一化,能够发现和控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尺寸测量的几何量计量校准领域,尤其涉及激光跟踪仪结合视觉系统的组网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坐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测量过程的高效化、测量功能的综合化(提高测量机功能,增加检测项目同时扩大检测对象范围)以及用户使用的方便化。为了适应工业现场测量环境的复杂性和测量要求多样性的需求,相同或不同类型多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集成融合技术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测量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系统鲁棒性。
组网式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形成正是着眼于工业现场测量操作的高效性、测量功能多样性以及对各种不同测量场合的适应性等方面,对不同测量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将大视场全局测量设备与近距离终端测量设备相结合,实现了多功能、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和融合。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为将超大尺寸远距离测量和较小尺寸近距离终端测量相结合,构成组合测量体制,以超大空间坐标测量设备为基础和全局控制手段,建立全局坐标控制与约束,再辅以前端近距离测量设备(终端测量站),实现不同类型被测点(如盲点、密集点云、形貌特征等)的直接测量。
关于基于标准器的公共点误差控制技术,在大尺寸测量过程中,多设备的组网测试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将各台设备的测量系统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下。寻找坐标系之间精确的相互匹配的模型参数是坐标统一化的基础,而模型参数的求取是通过各仪器测量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多个公共点坐标所建立的方程组而得到的,所以公共点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坐标统一化的精度。传统的随机布置公共点方法不能发现和控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激光跟踪仪结合视觉系统的组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
1)在测量空间布设公共点以组建组网测量网络,实现测量空间的全覆盖测量能力;
2)利用激光跟踪仪完成测量网络的精密定位,建立全局测量坐标系并实现与控制网的几何关联,为全测量过程提供统一的测量基准;
3)根据测量网络空间分布和被测形状整体几何特征划分测量区域并布置仪器站位,采用视觉测量系统获取多视角局部测量数据;
4)采用激光跟踪仪完成视觉测量系统位姿的实时跟踪定位,同时完成测量网络的观测以实现自身站位的解算。
进一步的是,提供所述公共点的为带有4个目标点的标准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标准器为四面体标准器,提供四个顶点作为靶标点,棱边为标准长度杆。
进一步的是,所述标准器的材料为殷钢。
进一步的是,所述标准器具有6个有效距离和15个角度信息。
进一步的是,所述四面体标准器的边长尺寸为:8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高精度的公共点测量,实现了高精度的坐标统一化,能够发现和控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激光跟踪仪结合视觉系统的组网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标准器的设计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0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排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弧加工冲液分流与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