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辣椒皮渣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5757.3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覃成;李靖;李唐燕;郭娅;罗希榕;陀海燕;涂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21 | 分类号: | A23L33/21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63006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辣椒 提取 膳食 纤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辣椒深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辣椒皮渣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S2.发酵;S3.水洗;S4.活化;S5.干燥与粉磨;本发明通过对辣椒深加工后得到的辣椒皮渣依次进行预处理、发酵、水洗、活化、干燥与粉磨得到健康无化学残留物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整个处理过程条件温和,节能环保,对环境污染小,且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椒深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辣椒皮渣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茄科辣椒属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其产量在茄科蔬菜中仅次于番茄。辣椒全身是宝,富含辣椒红色素、辣椒碱、辣椒胶、辣椒油、碳水化合物、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钙、磷等矿物质;目前对辣椒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除可得到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等产品外,其提取后的皮渣,辣椒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但是,对于辣椒皮渣的处理,传统处理方式是直接将其作为饲料使用或销售,经济价值低,故若能对辣椒皮渣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提取,将大大提高辣椒的附加产值。目前,对于膳食纤维的提取以化学法为主,但是化学法加工过程中,对膳食纤维产品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有明显影响,而且还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污水,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较为温和,对环境污染小,并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膳食纤维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辣椒皮渣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对环境污染小,并能低成本,高质量的提取辣椒皮渣中的膳食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辣椒皮渣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辣椒皮渣放入85-100℃热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沥干水分并放入温度为0-4℃的冷水中浸泡30-90分钟(采用冷热水处理进一步辣椒皮渣破坏分子结构,使辣椒皮渣变脆),浸浸泡完成后制成圆筒状的辣椒筒,浸泡完成后压制成圆筒状的辣椒筒;
S2.发酵:将预处理后的辣椒筒竖向(并排)放入窖池内,加入黑曲霉菌液发酵1-3天后(使辣椒皮腐化,黑曲霉菌液均匀的喷洒在辣椒筒内外壁上,黑曲霉菌液中黑曲霉菌浓度为80-150cfu/ml);加入5%白醋(灭杀掉黑曲霉菌液及其它杂菌),不停搅拌4-8小时,之后调节窖池内部Ph值为6.3-6.9,再加入嗜热链球菌并盖上盖子封闭发酵3-7天(使腐化后物质充分酵解);在发酵的最后一天,向窖池内加入75%乙醇(灭菌)并搅拌均匀后,封闭窖池;发酵使辣椒皮渣充分解体,同时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可溶性物质酵解,得到含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物。
S3.水洗:发酵完成后,将窖池内的产物全部取出水洗至中性,然后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之后对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低温真空干燥。
S4.活化:将低温真空干燥后的产物放入膨化挤压机,挤压得到膨化短节,将膨化短节利用高温蒸汽熏蒸30-60分钟,优化膳食纤维的质构特性和生理活性、脱臭脱腥、改善产品口感风味。
S5.干燥与粉磨:将熏蒸后的膨化短节干燥并粉磨成180-200目的粉末,即制得不溶性膳食纤维。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加入的黑曲霉的量为辣椒皮渣重量的0.3-0.6%,发酵时间为2天。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加入的嗜热链球菌的量为辣椒皮渣重量的0.5-0.8%,发酵时间为5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加入乙醇的量为辣椒皮渣重量的7-15%。
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低温真空干燥是在75-85℃,真空度为75kpa容器内利用真空泵进行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膨化挤压机的末端温度为110-150 ℃,挤压膨化短节的速度为每秒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5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