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0459.0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B62D3/00;B62D1/16;B62D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方向盘 方法 装置 车辆 | ||
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整车OBD外接设备,设备发出整车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校准指令;
S2、整车线控转向系统接收指令后,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执行机构进行左右运动,当分别达到左右极限后,确定向左运动极限和向右运动极限的中位,完成标定;
S3、标定完成后,标定设备退出,将方向盘对中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整车线控转向系统接收指令包括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指令和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当接收到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指令时,执行机构执行线控转动器对中校准,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时,采用齿条行程进行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采用齿条行程进行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具体包括:驱动端接收转向指令,驱动端带动齿条向左运动,齿条带动拉杆内球头向左运动到极限,驱动端阻力达到最大设定齿条力Fmax时,驱动端反向转动,左侧末端传感器记录齿条行程,当驱动端助力达到设定齿条力Fmax时,传感器记录左极限到右极限的行程Amm,左极限到右极限行程的一半(A/2)mm,即为线控转向器的中位,驱动端再次反转,齿条从右极限向左运动(A/2)mm,完成线控转向器对中标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当接收到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指令时,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时,采用线控转向柱转动圈数对中校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采用线控转向柱转动圈数对中校准时,具体包括:线控转向柱接收转向指令后,线控转向柱转到左极限,限位机构限制线控转动柱的转动圈数,路感模拟器堵转,当线控转向柱向左转动时,传感器开始计数,直到路感模拟器堵转,传感器记录线控转向柱从左极限到右极限行程的转动圈数B,左极限到右极限转动圈数的一半(B/2)圈,即为线控转向柱的中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外接设备为标定设备或诊断仪设备。
8.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接单元,用于对线控转向系统发出对中指令;
执行单元,用于接收线控转向系统对中指令,并分别对线控转向器和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线控转向器和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后,对中装配方向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执行单元对线控转向器对中校准时,电机控制器接收转向指令,电机控制器带动齿条向左运动,齿条带动拉杆内球头向左运动到极限,电机控制器阻力达到最大设定齿条力Fmax时,电机控制器反向转动,左侧末端传感器记录齿条行程,当电机控制器助力达到设定齿条力Fmax时,传感器记录左极限到右极限的行程Amm,左极限到右极限行程的一半(A/2)mm,即为线控转向器的中位,电机控制器再次反转,齿条从右极限向左运动(A/2)mm,完成线控转向器对中标定;
当执行单元对线控转向柱对中校准时,线控转向柱接收转向指令后,线控转向柱转到左极限,限位机构限制线控转动柱的转动圈数,路感模拟器堵转,当线控转向柱向左转动时,传感器开始计数,直到路感模拟器堵转,传感器记录线控转向柱从左极限到右极限行程的转动圈数B,左极限到右极限转动圈数的一半(B/2)圈,即为线控转向柱的中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对中方法,所述对中方法应用于所述车辆的生产和售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04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