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镀银粒子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其的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4951.3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平;郑京;王中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夏华栋;顾可嘉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镀银 粒子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含有 制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浆料及制备方法和光伏电池,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异质结电池中电极浆料银含量过高导致的成本高的问题。该电极浆料包括第一银基导电材料和镀银玻璃材料,镀银玻璃材料包括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第二银基导电材料,第二银基导电材料包括银粉和/或银合金粉,玻璃粉和第二银基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该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该电极浆料,该光伏电池使用了该电极浆料。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及制备方法和光伏电池用于提高电极浆料的转化效率的同时减少银的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杂镀银粒子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其的制品。
背景技术
异质结电池最中间是N型晶体硅,通常采用双面电池结构,在晶体硅其中一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和P型薄膜,另一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和N型薄膜,就形成了P-N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可达到28%,远高于常规的PERC晶硅太阳能电池,因此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的导电银浆中银含量一般在85%以上,相对于常规的PERC晶硅太阳能电池,银的使用量提升了1倍左右,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制备一种能降低成本的电极浆料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杂镀银粒子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其的制品,可以在提高电极浆料的转化效率的同时减少银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浆料,包括第一银基导电材料和镀银玻璃材料,所述镀银玻璃材料包括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第二银基导电材料,所述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第二银基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包括银基导电材料和镀银玻璃材料,镀银玻璃材料包括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第二银基导电材料,由于玻璃粉的粒度小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第二银基导电材料的接触面积大,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粉可以快速融化。因此,当利用玻璃粉负载第二银基导电材料时,可以使得第二银基导电材料可以快速融化。同时,通过融化后的张力和毛细管力作用可以将第一银基导电材料和第二银基导电材料拉近,促进烧结,使得第一银基导电材料和镀银玻璃材料的烧结更加致密化,减少了虚焊,从而使得导电通路增加,降低了主栅电极体积电阻,增强了电池转换效率。同时,玻璃粉还能作为助烧剂降低烧结温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浆料可以增加电极浆料的粘结性,降低烧结温度,减少高温作业对异质结电池中透明导电薄膜层的破坏,增强电池转换效率。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将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银粉和/或银合金粉的质量比控制在(80~95):(5~20)范围内,可以使得第二银基导电材料与玻璃粉的表面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增强了电极浆料的导电性能。另外,用镀银玻璃粉替代部分银基导电材料,还可以减少电极浆料中银基导电材料中银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可以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可以在保证电极浆料的转化效率的同时减少银的用量,降低成本。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环氧化合物、固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有机载体;
将银粉、镀银玻璃粉与所述有机载体混合,获得电极浆料,所述镀银玻璃粉包括玻璃粉和形成在玻璃粉表面的银粉和/或银合金粉,所述镀银玻璃粉通过化学沉积法或物理电镀法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电极浆料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所述光伏电池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电池中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因此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电极浆料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4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