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瓶热端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1946.7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杜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是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60;G06V10/44;G06V10/75;G06V10/82;G06T5/20;G06T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袁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瓶热端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管瓶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瓶热端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管瓶的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管瓶的边缘轮廓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边缘轮廓特征信息计算确定出目标管瓶在检测图像中的像素尺寸,再利用目标管瓶的像素尺寸计算确定出其实际物理尺寸,通过把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与预置的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匹配,进而判定目标管瓶塑形否合格,并生成相应的判定结果发送给分拣终端,分拣终端就可以根据判定结果及时将不合格的目标管瓶分拣出来。该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塑造过程中实现对各管瓶的全检,以及时检出不良品,减少生产损失,并且通过图像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管瓶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瓶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瓶热端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玻璃管瓶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容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体包装产品的质量,管瓶有无生产缺陷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瓶身带有不良缺陷的玻璃管瓶流入市场后会引起客户的投诉及索赔,给生产厂家带来名誉和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生产厂家的市场形象,同时也损害了顾客的利益。因此,对于玻璃管瓶的生产质量把控显得至关重要。
在玻璃管瓶的热端塑形过程中,原料玻璃毛坯在制瓶机上一边用火烧加热,一边进行塑形,最后塑造成需要的形状。生产环境高温高热高亮,比较难对制瓶机上塑造的管瓶进行尺寸或者缺陷检测,但是等成型瓶子经过退火工艺冷却后再进行检测,发现制瓶机某些工艺问题导致产品不良时,中间已经生产出大量的管瓶了,即使马上调整制瓶机参数解决问题,也有大量管瓶报废。目前如果想在玻璃管瓶的生产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只能依靠人工戴手套对塑造产品进行抽检,由于产量大也无法进行全检,且制瓶工作环境恶劣,人工无法完成长时间的工作,同时,检测的效率和质量都是因人而异,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瓶热端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应用时,可以在生产塑形过程中实现对各管瓶的全检,以及时检出不良品,减少生产损失,并且通过图像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管瓶的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瓶热端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管瓶的检测图像,其中,所述检测图像是所述目标管瓶在进行热端塑形加工时的图像;
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管瓶的检测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检测图像中目标管瓶的边缘轮廓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边缘轮廓特征信息,计算出目标管瓶在检测图像中的像素尺寸;
根据目标管瓶的像素尺寸,计算得到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
将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与预置的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匹配,判定目标管瓶是否合格,并生成判定结果;
将判定结果发送至分拣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内容,通过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管瓶的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管瓶的边缘轮廓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边缘轮廓特征信息计算确定出目标管瓶在检测图像中的像素尺寸,再利用目标管瓶的像素尺寸计算确定出其实际物理尺寸,通过把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与预置的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匹配,进而判定目标管瓶塑形是否合格,并生成相应的判定结果发送给分拣终端,分拣终端就可以根据判定结果及时将不合格的目标管瓶分拣出来。该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塑造过程中实现对各管瓶的全检,以及时检出不良品,减少生产损失,并且通过图像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管瓶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获取目标管瓶的检测图像时,针对同一目标管瓶,获取多张检测图像;相应的,将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与预置的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匹配,判定目标管瓶是否合格,并生成判定结果,包括:
将得到的多个针对同一目标管瓶的实际物理尺寸分别与预置的标准尺寸进行对比匹配,在匹配通过的数量占比大于设定比例时,判定目标管瓶合格,否则判定目标管瓶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是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是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1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