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9274.6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珂;叶剑波;朱日宏;李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30 | 分类号: | G06T7/30;G06N3/04;G06N3/08;G06T3/40;G06T5/00;G06V10/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干涉 自动 相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仿真生成二维真实相位,并计算二维包裹相位,添加噪声;
步骤S2、根据二维包裹相位计算生成相应光强干涉图,通过对图像随机平移旋转来模拟实际采集中存在的系统抖动,生成数据集;
步骤S3、设置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参数、优化算法,使用混合损失函数和步骤2生成的数据集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步骤S4、根据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这些评价指标,判断相位恢复效果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进入调制步骤S5;不满足则更改网络结构,修改优化函数、学习率和损失函数这些参数的数值,并转至步骤S3重新训练;
步骤S5、将真实系统采集的光强干涉图,作为训练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经计算得到预测的真实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仿真生成二维真实相位,并计算二维包裹相位,添加噪声,具体如下:
S11、随机生成大小在特定区间内的矩阵,矩阵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且满足高斯分布或均匀分布之一;随机选择一种插值算法,将初始矩阵扩展,作为真实相位ω;
S12、根据公式计算包裹相位并随机从椒盐噪声、高斯噪声中选择一种添加至包裹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随机从椒盐噪声、高斯噪声中选择一种添加至包裹相位具体如下:
函数angle表示计算复数的相位角,值在[-π,π]中,先将包裹相位除以π,再从椒盐噪声、高斯噪声中随机选择其一添加至包裹相位,其中椒盐噪声密度为0.01~0.2之间的随机数,高斯噪声标准差为0.01~0.20之间的随机数,添加噪声完成后,再将相位乘以π恢复其数值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二维包裹相位计算生成相应光强干涉图,具体如下:
S21、随机生成大小在设定区间内的矩阵,矩阵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且满足均匀分布;选择一种插值算法,将初始矩阵扩展,作为背景光强A;
S22、随机生成大小在设定区间内的矩阵,矩阵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且满足均匀分布;选择一种插值算法,将初始矩阵扩展,作为对比度项V;
S23、采用四步移相法,对于已经添加噪声的包裹相位生成四个不同移相相位的光强干涉图
S24、对生成的光强干涉图随机旋转-10°至10°,随机纵向和横向循环平移-20到20个像素,再从所有光强干涉图的中心区域截取大小为256×256的部分作为最终的光强干涉图,同时真实相位也截取中心区域大小为256×256的部分作为最终的真实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设置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参数、优化算法,其中优化算法采用Adam算法,网络模型结构如下: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基于残差块的U-Net,光强干涉图作为网络输入,输出对应真实相位;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编码器、瓶颈层、解码器;编码器有4层,每一层由2连续的残差块构成,每一层的输出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和对应编码器层的输入;瓶颈层包含2个连续的残差块;解码器和编码器的层数相同,每一层包含一个上采样层和2个连续的残差块用于特征的解码;解码器最后一层输出的特征图经过1×1卷积后输出真实相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涉图自动配准和相位解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使用混合损失函数和步骤2生成的数据集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混合损失函数Lmix(x,y)的公式如下:
Lmix(x,y)=α1Ll1(x,y)+α2LMS-SSIM(x,y)
其中α1和α2为超参数,α1设置为0.14,α2设置为0.86;
平均绝对误差损失Ll1(x,y)公式为:
其中,x表示实际的真实相位,y表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预测真实相位,N表示真实相位的矩阵元素个数;
多尺度结构相似度损失LMS-SSIM(x,y)公式为:
其中,cj、sj分别表示将原图像进行j次连续的低通滤波和采样间隔为2的下采样后计算对比度项、结构项,M表示连续的低通滤波总次数;
亮度项l(x,y)公式为:
对比度项c(x,y)公式为:
结构项s(x,y)公式为:
其中,μx,μy分别代表x和y的均值,σx,σy分别代表x和y的标准差,σxy表示x和y的协方差,C1,C2,C3是常数值,满足:
C1=(K1L)2
C2=(K2L)2
C3=C2/2
其中K1=0.01,K2=0.03,L=2B-1,B=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92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太阳能海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孔的混凝土通信杆塔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