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振减振器和动力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664.6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厄·埃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33 | 分类号: | F16F15/133;F16F15/134;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雷涛;周逸峰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动力 总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100),尤其双质量飞轮,和一种具有这种扭振减振器(100)的动力总成,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输入件(102)和输出件,其具有共同的转动轴线(106),输入件(102)和输出件(104)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共同地转动并且相对于彼此受限地扭转;和在输入件(102)和输出件(104)之间作用的弹簧减振器装置,输出件(104)具有带有毂部段(130)和连接部段(132)的毂件(120),其中毂件(120)在连接部段(132)处具有至少一个沿径向方向和/或沿环周方向形状配合地起作用的轴向成型部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尤其双质量飞轮,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其具有共同的转动轴线,输入件和输出件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共同地转动并且相对于彼此受限地扭转;和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起作用的弹簧减振器装置,所述输出件具有带有毂部段和连接部段的毂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从文献DE 10 2018 102 557 A1中得知一种尤其用于具有带有扭振的内燃机的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的扭振减振器,其具有:围绕转动轴线可扭转地设置的输入件,所述输入件形成环形腔,在所述环形腔中包含弹簧装置并且由输入件在输入侧加载;与输入件同轴地抵抗弹簧装置的作用设置的输出件,所述输出件具有在输出侧加载弹簧装置的法兰件;输出毂和飞轮质量件,其中在法兰件、输出毂和飞轮质量件之间设有铆接装置。由于结构空间,法兰件是平坦的并且输出毂的法兰区域轴向地在内齿部之内引导并且飞轮质量件径向向外引导经过覆盖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在开始提到的扭振减振器。此外,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开始提到的动力总成。
所述目的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扭振减振器来实现。此外,所述目的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动力总成来实现。在本发明中给出有利的实施方案和/或改进方案。
扭振减振器能够设计用于设置在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扭振减振器能够设计用于设置在如曲轴的轴、摩擦离合器、液力变矩器、变速器和/或辅助机组驱动器处。扭振减振器能够设计用于降低扭振。扭振减振器能够具有与输入件相关联的输入侧。扭振减振器能够具有与输出件相关联的输出侧。
表达“输入件”和“输出件”尤其涉及从行驶驱动器开始的功率流动方向。只要没有另作说明或者从上下文中没有另外得出,说明“轴向”、“径向”和“沿环周方向”涉及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轴向”那么对应于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径向”那么是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并且与转动轴线相交的方向。“沿环周方向”那么对应于围绕转动轴线的圆弧方向。
输入件能够具有输入法兰件和覆盖件。输入法兰件能够具有外壳形的形状。覆盖件能够具有环形形状。输入法兰件和覆盖件能够彼此固定地连接,尤其焊接。输入法兰件和覆盖件能够对容纳空间限界。输入法兰件和/或覆盖件能够具有伸到容纳空间中的支撑部段。
输出件能够具有输出法兰件。输出法兰件能够具有环形盘状的形状。输出法兰件能够具有径向向外伸到容纳空间中的支撑部段。输出法兰件能够具有连接部段。连接部段能够在输出法兰件处设置在支撑部段的径向内部。输出法兰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法兰状的形状。输出法兰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出侧的一侧。输出法兰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出侧的一侧。
毂件能够具有环形盘状的形状。毂部段能够在毂件处设置在径向内侧。连接部段能够设置在毂部段的径向外侧。毂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法兰状的形状。毂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入侧的一侧。毂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出侧的一侧。
输出件能够具有飞轮质量件。飞轮质量件能够具有带有边缘部段和底部部段的罐状形状。底部部段能够设计成连接部段。飞轮质量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法兰状的形状。飞轮质量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入侧的侧。飞轮质量件的连接部段能够具有朝向扭振减振器的输出侧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