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5593.1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润;朱峥栩;刘泽文;袁蕴超;王利生;王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赵姣姣;梁永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极板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结构和压力检测结构;充气结构用于对双极板腔室内充入气体;在充气结构对双极板腔室内充入气体后,压力检测结构能够检测经过不同时间后双极板腔室内的气体压力。根据本申请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双极板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传统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正消耗殆尽,对此类能源的极端使用已引起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鉴于此,清洁能源、低碳循环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方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如氢气)和氧化剂(如空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与现有的传统能量转化技术相比,燃料电池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污染物零排放、无运动部件工作安静等。燃料电池有多种类型,比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双极板是核心部件,在整个燃料电池电堆重量和成本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及常见外观如图1、图2所示),发挥的主要作用如下:①为电堆起结构支撑作用;②为参与反应的氢气、空气及冷却电堆的冷却液三种介质提供流通通道(或称为“流场”),同时又将三种介质隔离开;③导电作用,将各个单电池串联成一个整堆。双极板一般由氢气侧极板和空气侧极板按设计位置贴合在一起后,焊接或粘接而成,两片或多片双极板上下粘接密封叠加后,形成燃料气腔体、氧化剂腔体、冷却剂腔体,三个腔体任意一个腔体有漏气都会直接影响电堆的发电效率、性能及安全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双极板一般由氢气侧极板和空气侧极板按设计位置贴合在一起后,焊接或粘接而成,两片或多片双极板上下粘接密封叠加后,形成燃料气腔体、氧化剂腔体、冷却剂腔体,三个腔体任意一个腔体有漏气都会直接影响电堆的发电效率、性能及安全性。
因此,如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双极板气密性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双极板气密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充气结构,充气结构用于对双极板腔室内充入气体;
和压力检测结构;在充气结构对双极板腔室内充入气体后,压力检测结构能够检测经过不同时间后双极板腔室内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双极板能够夹设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并在双极板上形成双极板腔室。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施力结构,施力结构能够对第一夹板和/或第二夹板施力,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双极板,进而能够在双极板上形成双极板腔室。
进一步地,施力结构包括测量台、活动件和施力件;测量台具有测量面,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够设置于测量面与活动件之间,施力件用于对活动件施力,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双极板。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垫,第一密封垫设置于第一夹板与双极板之间,第一密封垫围绕双极板腔室的周向延伸;
和/或,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设置于第二夹板与双极板之间,第二密封垫围绕双极板腔室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双极板腔室具有进口,充气结构能够通过进口对双极板腔室内充入气体;
和/或,双极板腔室包括氢气腔和/或空气腔和/或冷却液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5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咖啡渣衍生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电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