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钢绞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7961.8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0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江;王永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嘉华电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7/00 | 分类号: | C09D187/00;C09D5/08;C09D7/62;C08B37/08;C08F283/10;C08F212/08;C08F220/06;C08G81/02;C23C2/04;C23C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音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06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蚀钢绞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钢绞线及其制备方法,该钢绞线由高碳钢酸洗拔丝后,施镀处理,再用防腐涂料表面处理,最后绞合保温制得,防腐涂料在涂抹至预处理碳钢丝表面时,防腐涂料分子侧链上的硅氧基能够与镍‑磷镀层表面的羟基接枝,进而与侧链壳聚糖分子配合大大提升涂膜的吸附能力,同时侧链强化颗粒能够在涂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屏蔽层,使得涂膜形成壳聚糖层‑树脂层‑屏蔽层三层保护,很好的避免了腐蚀性物质与钢绞线接触,同时该防腐涂料未使用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材料作为填料,使得涂料的制备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绞线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蚀钢绞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绞线是一种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钢绞线广泛应用在建筑业、矿山、盐厂、碱厂、煤矿、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领域,由于钢绞线应用领域条件恶劣,要求其具有防水、防腐和防盐碱侵蚀的功能外,还应具有使用寿命长,抗拉强度高,用钢量省和成本低的特征,但目前难有产品达到此要求。现有的镀锌钢绞线就是把多根镀锌钢丝线绞合在一起构成的钢铁制品。用于电缆的镀锌钢绞线的制备方法作为空中电缆的载体使用,需要预先施加一定的拉应力,需要具有更强的抗拉强度,不容易产生形变,使用寿命长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钢绞线的用量不断增加,目前用于镀锌钢绞线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同时,钢芯铝绞线用镀锌钢丝也很难保证有三十年的寿命,因而在导线三十年的使用期限内,镀锌钢绞线就需要更换两次以上。这样不仅花钱多,而且更换导线所需的时间及随之带来的对工程项目影响及资源费用的浪费十分惊人。因此,如何提高钢绞线防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就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蚀钢绞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阶段钢绞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导致机械性能下降,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蚀钢绞线,由高碳钢酸洗拔丝后,施镀处理,再用防腐涂料表面处理后,最后绞合保温制得。
进一步,所述的防腐涂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双酚A环氧树脂、丙二醇甲醚、正丁醇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过氧化苯甲酰,搅拌3-5min后,再加入丙烯酸和苯乙烯,继续反应2-3h后,蒸馏去除溶剂,调节底物pH值中性,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A2: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45-55℃的条件下,搅拌并滴加四氯化硅,至无氯化氢气体产生后,加入改性环氧树脂和碳酸钾,继续搅拌6-8h后,静置分层,去除水层,将有机层加入丙酮水溶液中,加入强化颗粒、过硫酸铵、盐酸溶液,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搅拌6-8h后,加入KH550,在转速为600-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制得防腐涂料。
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双酚A环氧树脂、丙二醇甲醚、正丁醇、丙烯酸、苯乙烯的用量比为5:10:10:0.8:3.2,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为双酚A环氧树脂质量3-4%。
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四氯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用量比为0.1g:3mL:1g,有机层、丙酮水溶液、强化颗粒、过硫酸铵、盐酸溶液、KH550的用量比为10mL:30mL:1-3g:0.2:10mL:3mL,盐酸溶液浓度为0.5mol/L。
进一步,所述的强化颗粒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B1:将氯化锌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2-3h后,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10-15h后,离心去除上清,将底物在温度为550-600℃的条件下,煅烧2-3h,制得预处理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嘉华电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嘉华电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7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