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软包装玉米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4628.9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崔龙;冯文豪;张栋;李庆鹏;张德茂;闫慧丽;王娴;陈云堂;范家霖;苏亚君;范颖;陈晓杰;张福彦;许勃;王嘉欢;程仲杰;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果匠鑫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镇平县聚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B9/26 | 分类号: | A23B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吴朝阳 |
| 地址: | 450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软包装 玉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软包装玉米制备方法,包括玉米采收、去苞叶及穗须、整理、分级、清洗、浸泡、沥水、装高温蒸煮袋、真空封口、高温杀菌等处理流程。其中,浸泡处理具体为:S1、浸泡液制备:取粉碎后的玉米芯放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于45~55℃下缓慢搅拌处理2~12h后过滤,取滤液得到浸泡液,所述玉米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S2、浸泡:将清洗后的玉米浸泡在S1中的浸泡液中,置于黑暗环境下,于45~60℃下缓慢搅拌3~60min,所述玉米与所述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5~10。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玉米中微生物芽孢的高温杀菌效果,有效延长真空包装玉米的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灭芽孢添加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软包装玉米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真空包装玉米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玉米采收→去苞叶及穗须→分级整理→清洗→沥水→装袋→真空封口→杀菌→冷却→成品。在上述步骤中,由于玉米中多种微生物芽孢的存在,且芽孢高温条件下很难杀死,故在贮藏过程中玉米上的芽孢容易萌发成细菌,导致玉米腐败变质,大大影响了玉米的保质期。故,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能延长玉米保质期的真空包装玉米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真空软包装玉米制备方法,其可提高玉米中微生物芽孢的高温杀菌效果,在保证玉米感官品质的同时有效延长真空包装玉米的保质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真空软包装玉米制备方法,包括玉米采收、去苞叶及穗须、整理、分级、清洗、沥水、装高温蒸煮袋、真空封口、杀菌,在清洗与沥水之间还包括浸泡,所述的浸泡具体为:
S1、浸泡液制备:取粉碎后的玉米芯放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于45~55℃下缓慢搅拌处理2~12h后过滤,取滤液得到浸泡液,所述玉米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
S2、浸泡:将清洗后的玉米浸泡在S1中的浸泡液中,置于黑暗环境下,于45~60℃下缓慢搅拌3~60min,所述玉米与所述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5~10。
优选的是,S1步骤中,将粉碎后的玉米芯放入去离子水中后,还添加了纤维素酶、肉桂酸酯酶,所述玉米芯、所述纤维素酶、所述肉桂酸酯酶的质量比为1:0.01~0.05:0.01~0.05,取滤液得到浸泡液后将所述浸泡液置于100~105℃下处理10min以灭酶。
优选的是,S1步骤中,去离子水中添加了纤维素酶、肉桂酸酯酶后,还添加了多糖水解酶,所述多糖水解酶与所述玉米芯的质量比为0.01~0.05:1。
优选的是,S2步骤中,玉米浸泡时,于黑暗环境下的同时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下缓慢搅拌处理3~6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氩气或氮气。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糖水解酶为木聚糖酶。
优选的是,S1步骤中,将灭酶后的滤液置于50~60℃下干燥,持续测定浸泡液的pH值,当pH值为4.5~5.0时,得到的滤液即为所述的浸泡液;利用该浸泡液浸泡玉米时,浸泡时间为3~5min。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制备玉米芯的水提液对玉米进行浸泡,可破坏一部分玉米中微生物芽孢的结构,提高玉米微生物芽孢的高温杀菌效果,延长真空软包砖玉米的保质期;通过添加纤维素酶、肉桂酸酯酶、中性多糖水解酶,可释放玉米芯中的酚酸等物质,进一步破坏玉米芽孢的结构,进而进一步延长真空软包装玉米的保质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果匠鑫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镇平县聚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果匠鑫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镇平县聚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笼加工用骨架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广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