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9893.2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飞;陈春林;刘萍;段慧;李维丽;刘佳琪;柳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4;A61K4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影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核磁共振显影剂制备领域。该显影剂由纳米颗粒与聚乙二醇、顺磁离子、神经结合肽和近红外荧光染料复合而成,具有穿透深度高、灵敏性高、信噪比高、神经靶向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势,提高了近红外荧光染料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优异的成像质量,可作为多模态显像剂实现自主神经的靶向性荧光/MRI成像,能够实现术前高选择性MRI成像和术中实时近红外荧光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显影剂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宫颈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等腹盆腔手术中损伤盆腔自主神经常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易出现膀胱、直肠和性功能的障碍,发生率高,且难以治愈。为实现术中盆腔自主神经高效、准确地辨识,学术界采用了触摸法、解剖标志法、超声吸脂术、术中神经电刺激等方法,但效果欠佳。
因此,亟需一种指导术中盆腔自主神经辨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显影剂,该显影剂具有穿透深度高、灵敏性高、信噪比高、神经靶向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势,提高了近红外荧光染料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优异的成像质量。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显影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显影剂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影剂,由纳米颗粒与聚乙二醇、顺磁离子、神经结合肽和近红外荧光染料复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影剂,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影剂具有穿透深度高、灵敏性高、信噪比高、神经靶向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势,提高了近红外荧光染料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优异的成像质量,可作为多模态显像剂实现自主神经的靶向性荧光/MRI成像,能够实现术前高选择性MRI成像和术中实时近红外荧光成像。较现有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显影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影剂具有更高的成像信噪比以及长的体内循环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自主神经的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影剂为盆腔显影剂。该显影剂能够在术中实时显影周围神经,兼具盆腔自主神经MRI成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效果,在腹盆腔手术中盆腔自主神经术中实时导航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纳米颗粒包括PDA纳米颗粒、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纳米颗粒为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盆腔自主神经组织中积聚到一定浓度时,会使得组织呈现黑色,能够达到白光肉眼下识别神经的效果,为识别提供双重保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顺磁离子包括Gd、Fe、Mn、Cr、Co、Ni、Cu、Pr、Nd、Yb、Tb、Dy、Ho、Er、Sm、Eu、Ti、Pa、La、Sc、V、Mo、Ru、Ce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神经结合肽为神经结合肽NP4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近红外荧光染料为羧基端近红外荧光染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近红外荧光染料包括菁类、氟硼吡咯(BODIPY)类、罗丹明类、方酸类、卟啉类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近红外荧光染料为IR8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乙二醇包括双氨基化聚乙二醇和氨基-羧基化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0.5kD~7kD。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1kD~6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9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