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裙板总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5792.1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代敏;江彬;陈宇;史绍勇;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媛君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裙板 总成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裙板总成结构,包括后裙板总成,所述后裙板总成包括后裙板内板和后裙板外板,所述后裙板内板和后裙板外板连接,并形成后裙板夹腔,所述后裙板夹腔内安装有背门铰链加强件,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一面连接在后裙板内板上,另一面连接在后裙板外板上。其目的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后裙板内板由三段式组成,造成车身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复杂,且后裙板外板与后裙板内板之间的空腔无支撑结构,不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和尾门框刚度提升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裙板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后裙板总成结构对车身的扭转性能、尾门框刚度及模态性能起重要作用。如果后裙板总成强度不够会造成车身的的失稳、变形等严重危害,所以后裙板总成结构对车身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CN209366286U,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裙板结构。后裙板焊接总成由后裙板外板、后裙板内板通过上下搭接边焊接组成,后裙板内外板之间形成尾端空腔。后裙板内板分为内板左段、内板中段、内板右段,内板左段和内板右段分别与内板中段的左端和右端焊接固定。但上述的后裙板内板由内板左段、内板中段、内板右段三段组成,车身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复杂,开发成本投入高,且后裙板内板与后裙板外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之间,在两端头无支撑结构,不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尾门框刚度模态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后裙板总成结构,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后裙板内板由三段式组成,造成车身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复杂,且后裙板外板与后裙板内板之间的空腔无支撑结构,不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和尾门框刚度提升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裙板总成结构,包括后裙板总成,所述后裙板总成包括后裙板内板和后裙板外板,所述后裙板内板和后裙板外板连接,并形成后裙板夹腔,所述后裙板夹腔内安装有背门铰链加强件,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一面连接在后裙板内板上,另一面连接在后裙板外板上。
进一步,所述后裙板内板的上端背面具有第一密封面,所述后裙板外板的上端背面具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固定连接,所述后裙板内板的下端成型有第一翻边,所述后裙板外板的下端成型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将后裙板内板与后裙板外板牢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裙板内板及第一翻边均一体成型,这样设置,减少后裙板内板加工步骤,有利于提升后裙板内板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结构相同,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呈盒状,这样设置,加强对后裙板内板与后裙板外板之间夹腔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布置于后裙板夹腔的两侧,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于后裙板夹腔的两侧分别形成支撑盒,这样设置,进一步加强对夹腔的支撑强度,有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和尾门框刚度提升。
进一步,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后裙板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铰链端与后裙板外板连接,这样设置,便于背门铰链加强件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铰链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连接有螺母,所述背门铰链加强件的铰链端与后裙板外板通过螺栓连接,这样设置,便于修理时,背门铰链加强件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后裙板外板的两端均具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与后裙板外板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有利于后裙板总成与侧围总成的搭接。
进一步,所述搭接板的Z向高度尺寸大于后裙板内板的Z向高度尺寸,这样设置,使后裙板总成能够外包住侧围总成,实现了后裙板总成与侧围总成的搭接面X向推进上件X向匹配,上件方向与零件搭接面匹配方向一致后,白车身的尺寸精度容易保证,制造工艺性好,对实际生产质量有明显改善提升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5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