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6022.0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孙晋浩;方伟;赵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辉洋医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模具 制作方法 | ||
1.一种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基于3D打印获取目标模型(1)的参数,并通过3D打印的方式获得所述目标(1)的3D模型的空心模具(2);
其中,所述空心模具(2)能够被切割拆卸为第一模具体(10)、第二模具体(20)和第三模具体(30);
第一模具体(10)、第二模具体(20)和第三模具体(30)能够在纵向切割,以使得所述空心模具(2)被分割为前身模具(100)和后身模具(200);
步骤二、将模型纸板(11)均匀针刺出多个细孔,并放入水中浸泡,并充分浸润,并在模型纸板(11)的边缘撕出多个缺口;
将所述模型纸板(11)通过粘接的方式分别粘贴于所述前身模具(100)和所述后身模具(200)内;
粘贴时,所述模型纸板(11)相互层叠布置,最终粘贴厚度为5mm-10mm;
将缺口向所述前身模具(100)或所述后身模具(200)内翻折,压实,以使得所述模型纸板(11)在所述前身模具(100)或所述后身模具(200)形成构造边;
步骤三、自然通风12h以上,将所述前身模具(100)或所述后身模具(200)中构造成型的基础模型(12)取出;
步骤四、在所述基础模型(12)内绘制横纵交错的构造线(13);
所述构造线(13)的交汇位置有节点(14),将硅胶柱(15)粘贴于所述节点(14)处;
步骤五、所述基础模型(12)重新置于对应的所述前身模具(100)或所述后身模具(200)内,重新粘贴模型纸板(11);
所述模型纸板(11)处理方式如步骤二中所示;
步骤六、将所述基础模型(12)边缘涂抹粘接剂,并将对应的所述前身模具(100)和所述后身模具(200)盖合,强制通风,排除粘贴时的水分,而后获得第一基础模型(16);
将传感器贴片(17)覆盖于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内具有所述节点(14)的位置;
并通过一压力检测设备(18)连接所述传感器贴片(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粘接方式中,采用粘接剂,该粘接剂为乳白胶与石膏的混合,比例为7: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的两侧具有纵向构造线(19);
所述纵向构造线(19)上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贴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为头部模型,所述头部模型的颈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压力检测设备(18)的接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穿入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为躯干模型,所述躯干模型的臂部、膝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压力检测设备(18)的接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穿入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为下肢模型,所述下肢模型的膝部具有第三开口,所述压力检测设备(18)的接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开口穿入所述第一基础模型(16)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柱(15)内包覆一构造体件(21);
所述构造体件(21)上形成有多个半球体凹陷(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辉洋医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辉洋医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60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