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50043.3 | 申请日: | 2022-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云;官小凤;钟晓霞;杨飞云;周晓容;肖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50/30;A23K10/18;C12R1/01;C12R1/225;C12R1/245;C12R1/25;C12R1/4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文巍 |
| 地址: | 4024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微生物 发酵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包括发酵菌剂,所述发酵菌剂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本发明适用于动物养殖,改善了液态饲料的品质,如饲料的质构和悬浮稳定性、感官风味、生物安全性等,并保障不同原料的各营养组分均匀分布,适应养殖动物的采食习性,保障采食营养均衡。本发明在使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微生物菌剂发酵产品,适用于动物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
现有技术
液态饲料是生猪养殖的一种饲喂模式,是将固态饲料与水按1﹕1.5~1﹕3 的比例进行混合,随即饲喂或经发酵后饲喂。众多研究表明饲喂液态饲料具有缓解仔猪断奶应激,促进仔猪采食;提高生猪全期增重,缩短出栏时间;降低舍内粉尘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等优势。经乳酸菌发酵后的液态饲料还可以抑制猪肠道病原菌增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此外,液态饲料的配方可以更多元化,通过该饲喂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尾菜、果渣、薯渣、乳清、豆渣等高水分廉价农/工业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降低饲料配方中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用量,大幅降低饲料成本,对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大宗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液态饲料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饲料中含有玉米、豆粕、麦麸、矿物原料、微生物、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而各营养元素的密度不同、颗粒(粒径)大小不同,在液体状态下会出现各营养组分的沉降分层,加上猪只有抢食行为,使得一个圈内的不同猪采食营养物质极不均衡,甚至会出现某类营养缺乏症或矿物元素中毒症状;2)液态饲料的水料分层导致圈舍内猪只易出现干物质采食量差异大,营养不均衡,饲料转化率低,采食愉悦性不佳等问题;3) 同时液态饲料的视觉较稀,尤其是未经熟化或制粒的粉料,感官状态不佳,且存在生物安全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障猪只采食营养均衡、改善液态饲料品质,且适于产业应用的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包括发酵菌剂,所述发酵菌剂为产胞外多糖乳酸菌。
本发明所述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包括银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等乳酸菌。
上述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还包括植物源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膳食纤维为柑橘纤维。
本发明采用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与柑橘纤维协同改善液态饲料的悬浮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水、增稠、乳化性能,且对乳酸菌的增殖有促进;提高饲料粘稠度,提高不同饲料原料分布均匀度,有效改善液态饲料的质构和口感。而且,本发明在使用成本方面最具优势。
具体的,所述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以1.0×105CFU/mL以上的接种量应用于液态饲料中进行适度发酵。优选的,所述产胞外多糖乳酸为银杏乳杆菌cqf-43(Lactiplantibacillus artgentoratensis cqf-43),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登记号为GDMCC 62463。
所述柑橘纤维,以柑橘、柠檬等柑橘属水果榨汁后的柑橘废渣,鲜渣粉碎或脱除水分烘干后粉碎过16~40目筛得到柑橘纤维。柑橘纤维以3%~20%的量(干物质基础)加入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中。
上述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在液体饲料中的应用。
上述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本发明适用于畜禽的养殖,包括但不限于:生猪养殖的所有阶段(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泌乳期母猪、哺乳期母猪)、羔羊、犊牛等的各养殖阶段。
本发明所述液态微生物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未经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0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