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激光雷达的地铁车底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02040.2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2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秦娜;谢林孜;黄德青;杜元福;刘佳辉;周期;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6T7/60;G06T7/11;G06T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雷达 地铁 车底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激光雷达的地铁车底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3D激光雷达获取地铁车底点云数据;
步骤2: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PointPillars实现快速定位和识别车底点云中的三维目标框;
步骤3:目标框点云预处理;
S31:采用直通滤波,保留需要进行测距定位的目标框点云,过滤掉背景点云中非目标成分,实现对一个简单立方体的分割提取;
S32:再对提取出的目标框进行采样处理,控制点云数量;
步骤4:拟合目标框点云在各方向上的平面,并计算各方向平面在对应方向的中点位置信息,从而获得目标物相对于雷达的位置信息;
S41:利用RANSAC先随机选取一些点,用这些点去组成一个平面;
S42:用获得的平面去测试剩余的点,如果测试的数据点到平面的距离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判断为内点inlier,否则为外点outlier;
S43:计算内点inlier的数目,如果内点数目达到了设定的阈值
空间平面拟合至少需要3个空间点,因此RANSAC算法应用于空间平面拟合时,
S44:对拟合得到的各方向上的平面点云进行对应方向排序,获取各平面在对应方向上的中点位置信息,从而得到目标物相对于激光雷达的位置信息,辅助机器人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激光雷达的地铁车底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S21:将点云数据划分为若干数量的Pillars,然后通过最大池化操作从Pillars中提取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压缩为鸟瞰图,生成伪2D图;
S22:将伪2D图作为输入,通过区域候选网络2D-CNN和单步多尺度检测网络SSD实现目标检测任务,获取三维目标边界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20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