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端底架结构、车底架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3058.4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户迎灿;张成功;喻海洋;刘志盛;闫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B61F1/10;B61F1/14;B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郭金梅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 底架 结构 车底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前端底架结构、车底架及轨道车辆。前端底架结构包括前端总成;牵引梁总成,牵引梁总成包括连接于前端总成的车钩安装座以及连接于车钩安装座的两个牵引梁;枕梁总成,安装于牵引梁背离车钩安装座的一端;由车钩安装座向枕梁总成的方向,两个牵引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该前端底架结构能够降低牵引梁总成的加工难度;提升前端总成向枕梁总成的力的传导,降低牵引梁的受力变形、弯折的可能性,保证了前端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和受力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方便车钩缓冲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安装,提升相关设备的安装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前端底架结构、车底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前端底架上通常会设置带吸能功能的防爬装置以及车钩缓冲装置等,但是上述的带吸能功能装置安装较为繁琐,同时,前端底架的受力性能较差,无法保证前端底架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端底架结构,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牵引梁结构强度较低的缺陷,实现简化前端底架结构,保证前端底架结构安全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底架。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端底架结构,包括:
前端总成;
牵引梁总成,所述牵引梁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前端总成的车钩安装座以及连接于所述车钩安装座的两个牵引梁;
枕梁总成,安装于所述牵引梁背离所述车钩安装座的一端;
由所述车钩安装座向所述枕梁总成的方向,两个所述牵引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前端底架结构,通过在牵引梁总成中设置两个牵引梁,能够简化牵引梁总成的结构形式,降低牵引梁总成的加工难度。通过将两个牵引梁设置成由车钩安装座向枕梁总成的方向间距逐渐变大的形式,能够提升前端总成向枕梁总成的力的传导,也即,通过将相关技术中呈竖直状态设置的牵引梁设置成呈倾斜状态的设置方式,能够将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传递的外力分解成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分力,进而降低了牵引梁受力变形、弯折的可能性,保证了前端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和受力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牵引梁总成上设置车钩安装座,还能够方便车钩缓冲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安装,提升相关设备的安装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梁包括:
第一上盖板;
第一下盖板;
第一腹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以及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盖板,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盖板,所述第一竖直段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梁总成还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腹板;
第一内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背离所述第一腹板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竖直段上设置有搭接板;
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内边梁的上表面搭接并焊接,所述第一横梁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搭接板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内边梁的下表面搭接并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枕梁总成包括:
第二上盖板,沿所述第二上盖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上盖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3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