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架、滑板式底盘以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6129.5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龚刚;苏亮;黄生有;占秀萍;王蓉;蔡鸿毅;简福瀛;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2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滑板 底盘 以及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涉及车架、滑板式底盘以及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包括固定连接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空心管体和填充在第一空心管体内的第一填充体,所述第一填充体为多层嵌套结构,其中包括最外层的泡沫铝结构层,泡沫铝结构层之内设有一组合层,所述组合层是外层相比内层更为致密的多层结构,组合层之内设有雪花形管以及蜂窝芯体,横梁包括第二空心管体和填充在第二空心管体内的第二填充体,第二填充体为TPMS晶格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车架具有优越的刚度、高效的吸能性和有效的抗弯能力,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轻量化特点,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持续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的改进。
背景技术
滑板式底盘,就是将电机、电池、电控、转向、制动、悬架等系统集成到一个独立底盘内而形成的高度集成的独立底盘;自从200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滑板式底盘概念车以来全球各地陆续涌现出了各式各样滑板式底盘;纵观各大新、老造车势力推出的滑板式底盘,大多具有底盘高度集成、非承载式车身、线控系统、分布式驱动、上下解耦这几个鲜明特点。其中非承载式车身这一特点有别于现今大多数乘用车;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其中中梁式车架通常是由一根位于中央而贯穿汽车全长的纵梁和若干根由铆接法或者焊接法的横梁组成。具有较大的前轮转向角,车轮的跳动空间和便于装用独立悬架等优点。与同吨位的汽车相比,其车架轻,整车质量小,质心较低,行驶稳定性好;然而,现有滑板式底盘车架强度较低、防撞效果不佳,且由于纵梁的长度尺寸较大,使得滑板式底盘的车架承载能力和抗机械冲击能力不能达到最优效果。
因此,在满足结构轻量化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汽车车架的承载能力及抗扭刚度,达到动力电池的安全工作和防护要求,设计出一种在承载能力以及防撞安全方面具有高校性能的新型滑板式底盘车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车架,还提出具有该车架的滑板式底盘以及电动汽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出车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空心管体和填充在第一空心管体内的第一填充体,所述第一填充体为多层嵌套结构,其中包括一组合层,所述组合层是外层相比内层更为致密的多层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组合层包括同轴的第一圆管、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第一圆管、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由外至内依次布置,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形成有第一夹层,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之间形成有第二夹层,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中分别固定布置有数个小圆管,第一夹层中的数个小圆管和第二夹层中的数个小圆管均是沿圆周均匀布置,但第一夹层中的小圆管数量大于第二夹层中的小圆管数量,以使得作为外层的第一夹层相比作为内层的第二夹层更为致密。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层中设有十二个小圆管,所述第二夹层中设有八个小圆管。
其中,优选地,所述小圆管为碳纤维管。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管为40Cr调制钢圆管。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圆管为HT200灰铸铁圆管。
其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三圆管之内还嵌入设有雪花形管。
其中,优选地,所述雪花形管的截面形状是在六边形的每一个边均向外延伸出一个具有三个叉开尖端的三叉延伸部的形状,每个三叉延伸部的居中的一尖端和第三圆管内圆面相抵。
其中,优选地,在所述雪花形管内部填充有蜂窝芯体。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圆管、雪花形管和蜂窝芯体都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体还包括最外层的泡沫铝结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6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