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増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5249.3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邹莉;黄国平;康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4 | 分类号: | B60H1/04;B60H1/00;B60H1/14;B60L50/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黄启梅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式 电动车 管理 系统 控制 方法 电动汽车 | ||
1.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PTC(25)、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热泵空调模块、动力电池热管理模块、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电控三通阀(16)和电控十通阀(29);
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连接在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一和端口二之间;
电控三通阀(16)的入水阀口连接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四,电控三通阀(16)的出水阀口一连接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冷却水入口,电控三通阀(16)的出水阀口二和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冷却水入口共同连接至PTC(25)后再经过暖风芯体(23)、最后接入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三;
热泵空调模块的水冷冷凝器(18)连接在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五和端口六之间;
动力电池热管理模块连接在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七和端口八之间;
热泵空调模块的动力电池冷却器(28)连接在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九和端口十之间;
控制器基于所采集到的整车热管理需求,对电控十通阀(29)的内部端口和对电控三通阀(16)的内部端口进行控制以及对PTC(25)、热泵空调模块、动力电池热管理模块、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发动机(14)余热、驱动电机(4)余热、热泵空调制热或热泵空调制冷来满足不同热管理需求的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用于: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一和端口九导通、端口二和端口十导通、端口三和端口五导通、端口四和端口六导通、控制电控三通阀(16)的出水阀口二和入水阀口导通以及对热泵空调模块和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热泵空调和驱动电机(4)余热实现对乘员舱制热和驱动电机(4)冷却的第一回路,或,形成利用热泵空调和驱动电机(4)余热实现对乘员舱制热、除湿和驱动电机(4)冷却的第二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三和端口四导通、控制电控三通阀(16)的出水阀口一和入水阀口导通以及对发动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发动机(14)余热实现对乘员舱制热的第三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三和端口五导通、端口四和端口六导通、控制电控三通阀(16)的出水阀口二和入水阀口导通以及对热泵空调模块和PTC(25)进行控制,形成利用PTC(25)实现对乘员舱制热的第四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一和端口五导通、端口二和端口六导通、端口八和端口九导通、端口七和端口十导通以及对热泵空调模块、动力电池热管理模块和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散热器实现热泵空调对动力电池制冷和利用散热器实现对驱动电机(4)制冷的第五回路,或形成利用散热器实现热泵空调对乘员舱、动力电池制冷和利用散热器实现对驱动电机(4)制冷的第六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一和端口五导通、端口二和端口六导通以及对热泵空调模块和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散热器实现热泵空调对乘员舱制冷和利用散热器实现驱动电机(4)制冷的第七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一和端口二导通以及对驱动电机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散热器实现为驱动电机(4)冷却的第八回路;
通过控制电控十通阀(29)的端口七和端口八导通以及对动力电池热管理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冷却水实现对动力电池均温的第九回路;
其中,第一回路至第七回路互相不共存,第八回路不与第一回路、第五回路、第六回路和第七回路共存,第九回路不与第五回路和第六回路共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低温散热模块,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对低温散热模块进行控制,形成利用散热器对增压器(6)、水冷中冷器(5)和增程发电机(9)进行冷却的第十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52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