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8281.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旭;王新财;胡奇杰;王凤丽;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州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湖州市医疗器械监督检验中心;湖州市食品认证审评和粮油质量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4;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中黄 曲霉 毒素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配制AFT B1、B2、G1、G2混合标准储备液;
S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选取盐析剂和萃取溶剂,配制供试品溶液;
S3,测定:精密吸取上述混合标准工作液进入液质联用仪检测,测定定量离子出峰面积,以进样浓度(X)为横坐标,定量离子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黄曲霉毒素基质标准溶液曲线图;供试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定量离子峰面积,依据上述基质标准曲线线性方程得出供试品中黄曲霉毒素浓度;
S4,色谱及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流动相A:甲醇/乙腈混合液(v/v=50/50),流动相B:4-6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程序:0.0~5.0min,40%A;0.5~3.0min,40%~60%A;3.0~4.0min,60%A;4.0~4.2min,60%~100%A;4.2~5min,100%A;5.0~5.5min,100%~40%A;5.5~9.0min,40%A;流速0.2-0.4mL/min;进样体积4-6μL;柱温30-40℃;
质谱条件: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毛细管电压为3-4kV;干燥气温度270-330℃;干燥气流速6-8L/min;雾化器压力40-50psi;鞘流气温度:320-380℃;鞘流气流速10-12L/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选用乙酸铵作为盐析剂,选取乙腈作为萃取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按重量份称取3-8份酱油,置于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装置中,先后加入1-3份乙酸铵和1-3份乙腈溶液,涡旋至乙酸铵固体完全溶解,然后离心;移取全部上层有机层加水定容,混匀,过滤膜后进仪器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型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顶部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料管;还包括定量组件和搅拌组件,定量组件安装在箱体顶端,搅拌组件安装在工作腔内;定量组件包括支架、加料管、加料转盘、转动轴和驱动组件,支架安装在箱体顶端,工作腔顶端设置有加料口,加料管顶部区域安装在支架上,加料管底端安装在箱体顶端,加料管底端设置有缺口,加料转盘与缺口滑动连接,加料转盘与箱体顶端滑动连接,加料转盘上设置有多组加料孔,支架顶端设置有第一插入孔,转动轴底端转动穿过第一插入孔与加料转盘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架上,驱动组件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架上,第一锥齿轮通过驱动轴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锥齿轮与转动轴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搅拌轴,工作腔上设置有第二插入孔,搅拌轴转动穿过第二插入孔与工作腔转动连接,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第二电机安装在箱体上,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搅拌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型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装置还包括分散块,分散块安装在加料口上,加料快顶端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连通设置有多组分散导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酱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型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装置还包括密封圈和导流管,密封圈安装在工作腔上,密封圈与搅拌轴套装;导流管安装在排料管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州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湖州市医疗器械监督检验中心、湖州市食品认证审评和粮油质量监测中心),未经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州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湖州市医疗器械监督检验中心、湖州市食品认证审评和粮油质量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2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