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增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1695.0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腊梅;崔雪兵;耿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056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视 实时 变焦 跟踪 系统 图像 清晰度 增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增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焦距阈值;获取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若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不变;否则,获取由伺服控制器基于所述响应速度计算的所述光电跟踪仪中跟踪回路的控制量;基于所述控制量控制所述跟踪回路;所述跟踪回路用于响应所述上位机的控制指令。本发明在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电视连续变焦过程中,控制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使得电视处理系统产生的图像清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在电视连续变焦过程中的图像清晰度增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跟踪系统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目标跟踪等领域,在跟踪系统中,例如光电跟踪仪、光电观瞄设备,通常包括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对于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往往采用电视实时变焦跟踪控制技术,它根据目标特性实时调整电视处理系统捕获跟踪视场。在跟踪系统的电视处理系统中,也通常会采用连续变焦技术,将具有连续变焦技术的电视处理系统作为图像采集单元,使其中的电视测量系统工作在最佳探测和提取状态,从而提高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和跟踪精度,拓展跟踪系统的应用领域,使其更加灵活和智能化。
以光电跟踪仪为例,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视处理系统中的电视镜头的焦距实时变化,电视处理系统根据部署于电视镜头中的变焦电机的运动状态能够拟合出电视镜头的实时焦距值。光电跟踪仪的跟踪处理模块通过串口实时接收拟合的电视镜头的实时焦距值,结合跟踪过程经计算送出的跟踪偏差给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计算出跟踪回路的控制主令,使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满足的技术指标要求,成功完成实时捕获和跟踪目标功能。
通常情况下,电视处理系统在连续变焦过程中,光电跟踪仪内部的伺服系统处于运动状态,这样就会导致电视处理系统中的图像模糊,影响正常使用。目前,实时变焦跟踪系统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为:光电跟踪仪外部的上位机发送用户确定的、需要光电跟踪仪达到的跟踪命令给伺服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响应该命令,同时,电视处理系统实时将焦距值反馈给跟踪器,跟踪器根据跟踪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产生跟踪偏差,再将跟踪偏差送给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再根据跟踪偏差的变化,控制伺服系统运动,完成目标跟踪。但这种处理方法带来了图像延时,同时降低了系统响应速度,为提高跟踪精度和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同时保证系统在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需要进行伺服控制方法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增强方法,能够解决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在电视连续变焦过程中,图像出现模糊现象,造成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不能正常跟踪目标,导致目标丢失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视实时变焦跟踪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增强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电视处理系统的焦距的变焦范围,将变焦范围中的最大值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焦距阈值;
步骤S2:获取所述电视处理系统的当前焦距,若当前焦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焦距阈值,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
步骤S3:获取独立于光电跟踪仪的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中的速度,将所述控制指令中的速度作为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进入步骤S5;
步骤S4: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为(变焦范围中的最大值-当前焦距)*伺服系统当前速度/变焦范围中的最大值,进入步骤S5;
步骤S5:若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不变,方法结束;否则,获取由伺服控制器基于所述响应速度计算的所述光电跟踪仪中跟踪回路的控制量;
步骤S6:基于所述控制量控制所述跟踪回路;所述跟踪回路用于响应所述上位机的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1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