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多径假目标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1310.0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琨;屈操;吴楚;李刚;陶烨;黄振峰;吕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7/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多径假 目标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多径假目标判断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点云图,根据点云图中的点云在汽车前进方向上的投影速度与汽车车速,确定点云图中所有的运动点云;对所有的运动点云进行聚类,确定多个运动目标;对每个运动目标使用N种目标朝向提取算法提取目标朝向,每个运动目标获得N个目标朝向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根据每个运动目标的N个目标朝向数据,判断每个运动目标是否为多径假目标。本发明通过多种目标朝向算法计算运动目标的朝向,通过判断计算获得的目标朝向是否相近,以判断是否是多径假目标,无需路沿查找算法,并且能够良好区分外车道的真实目标和多径假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多径假目标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步,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毫米波雷达相较于光学和激光传感器,成本更低,不容易受天气影响,并且有更好的测速效果。当然,毫米波雷达也存在一些问题会制约其应用场景,多径目标就是典型的急需解决的毫米波雷达问题。多径目标的场景描述如下图1所示。图中雷达位于正下方,假设雷达前面有一车辆靠近左侧路沿。正常情况下,雷达发射的毫米波应该沿路线a照射到目标上,然后被目标反射,经过路线a被雷达收到,通过算法解算即可获得真实目标信息。但是当真实目标旁边有反射面(如路沿、隔离带、金属护网等)时,雷达发射的毫米波可能先经过a达到目标,反射后经过b、c被雷达接收,此时经过算法解算后会在虚线位置产生一个多径目标,显然这个目标是假目标。
现有的传统技术路线主要基于路沿检测。首先通过路沿提取算法获取路沿信息,然后将路沿外侧的目标直接去除。此外,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径目标去除算法,此技术路线通过预先采集毫米波雷达目标信息,人工标定真实目标和多径目标,然后训练识别网络,训练完成后,将雷达获取的目标信息输入网络,由网络输出该目标属于真实目标和多径目标的概率。
路沿提取技术路线依赖于路沿的提取准确度,并且在实际场景中,路沿外侧可能确实存在真实的目标,此时该真实目标会被该策略去除,导致场景描述错误。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依赖大量的数据集采集和网络训练,这非常耗时并且很难实现到雷达嵌入式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多径假目标判断方法,解决了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毫米波雷达的多径假目标判断方法,包括:
S10:获取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点云图,根据点云图中的点云在汽车前进方向上的投影速度与汽车车速,确定所述点云图中所有的运动点云;
S20:对所有的所述运动点云进行聚类,确定多个运动目标;
S30:对每个所述运动目标使用N种目标朝向提取算法提取目标朝向,每个所述运动目标获得N个目标朝向数据,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S40:根据每个运动目标的N个目标朝向数据,判断每个运动目标是否为多径假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包括:
计算点云在汽车前进方向上的投影速度与汽车车速的相反数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阀值时,判定所述点云为运动点云;
遍历所述点云图中的所有点云,确定所述点云图中所有的运动点云。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阀值的范围:0~0.5m/s。
进一步地,当N=3时,对每个所述运动目标使用3种目标朝向提取算法提取目标朝向,所述目标朝向提取算法包括第一目标提取算法、第二目标提取算法和第三目标提取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目标提取算法包括:
根据前几帧的点云图和当前帧的点云图,通过卡尔曼滤波追踪算法,获得该运动目标的运动方向,所述运动方向为目标朝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目标提取算法为旋转卡尺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1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