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大灯盖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8320.3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存阳;余承斌;张绍卫;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0R19/48;B60R19/50;B60R21/34;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灯 盖板 结构 | ||
1.一种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保险杠两侧前大灯的前端,固定于前保险杠上,包括:
支撑机构和气帘通道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前保杠上部区域的前端,所述支撑机构设有角点调节组件,用于对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置和角点的角度进行调整;
所述支撑机构的下部为凹凸型结构,与前保险杠围成气帘通道结构,所述气帘通道结构设于车前的两侧,用于使车前气流流向车辆的两侧,以降低车前风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多个角点,所述多个角点的位置由所述角点调节组件朝车身两侧方向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点的角度调整范围为9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靠外侧的边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大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型结构构成的凸出型面可以与支撑机构最上部的型面相接触并保持与所述支撑机构最上部的型面一致或者小于所述支撑机构最上部的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型结构构成的凸出型面与所述支撑机构最上部的型面平行,用于增强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和防护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型结构还包括下凹型面,所述下凹型面位于靠近前保险杠的外侧,所述下凹型面设置下凹型面进口和下凹型面出口,所述下凹型面进口与所述下凹型面出口之间的通道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围成气帘通道结构通过固定点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的后部连接,所述下凹型面出口与所述气帘通道结构相对设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车辆前端的气流通过气帘通道结构流向车辆的两侧,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还包括前大灯左盖板结构和前大灯右盖板结构,
所述前大灯左盖板结构和前大灯右盖板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的两侧,所述前大灯左盖板结构和前大灯右盖板结构通过卡扣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还包括雷达孔;
所述雷达孔设置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和/或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上;
所述雷达孔设置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雷达孔的开孔方向与前保险杠的一侧垂直;
所述雷达孔设置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上的情况下,所述雷达孔的开孔方向朝向前大灯盖板结构延伸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和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上分别设置雷达孔的情况下,所述雷达孔的开孔方向具有夹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面延伸的方向一致,所述雷达孔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还包括前大灯上棱线,所述前大灯上棱线在水平方向上较支撑机构靠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盖板结构的厚度范围为2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3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定点抓渣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