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98099.1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浩;陈凯翔;何科峰;鲍春晓;袁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62;H01M4/36;H01M4/587;H01M4/139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多个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直接接触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粘结剂的含量为2‑3重量%,导电剂的含量为1.0‑2.0重量%,沿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方向的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依次递减,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依次递增。将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于锂离子电池时能够降低电池阻抗,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动力电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超长寿命等电池性能指标,迫使电池研发从表观层面向更微观层次的电池极片层面拓展,精细的极片的研发和设计迫在眉睫。随着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极的不断增厚,电极结构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和表征,才能保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与电子的低阻抗扩散与传输,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现有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还需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时能够降低电池阻抗,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多个负极活性材料层,多个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其中,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直接接触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粘结剂的含量为2-3重量%,导电剂的含量为1-2重量%,沿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方向的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依次递减,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依次递增。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种负极活性材料浆料依次涂覆于集流体上,得到覆有多个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层的极片,将所述极片进行干燥和辊压得到;
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浆料中含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剂的用量为1-2重量份,所述粘结剂的用量为2-3重量份,沿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方向的各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层中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依次递减,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依次递增。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负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导电网络经分层优化,使得锂离子电池在满足具有较低电阻的同时又保证了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多个负极活性材料层,多个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直接接触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粘结剂的含量为2-3重量%,导电剂的含量为1-2重量%,沿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的方向的各负极活性材料层中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依次递减,所述导电剂的含量依次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