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3815.0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龚春辉;程小强;王祖建;陈维涛;张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耐久 可靠性 验证 方法 | ||
1.一种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AE虚拟验证+台架物理验证的虚、实一体化的验证方法,其过程包括:
1)利用CAE虚拟仿真分析在设计前期启动相关的强度和耐久分析验证,把验证前置分解到CAE理论阶段,确保理论设计没有问题后再冻结工程设计;
2)通过试验室台架模拟试验,采用真实边界条件进行零部件制造阶段的零部件强度和耐久试验、系统总成阶段进行系统级的耐久试验,保证样车装车之前的零部件和系统总成的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3)物理样车样件出来后与实物台架试验进行对标,在四通道台架上进行整车设计验证,代替整车道路耐久验证,利用台架道路模拟试验进行整车签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CAE虚拟验证过程包括整车级模型构建以及载荷分解的过程:
首先,获取车身、前后悬、转向、轮胎、衬套以及动力传动参数搭建ADAMS动力学模型;
其次,ADAMS动力学模型建好后,利用模型把整车载荷分解到各零部件关联点,进行寿命精准预测:求取零部件大的载荷,开始进行零部件强度和疲劳计算,预测被试件是否存在潜在的失效风险,如果有风险需要指导设计优化设计,如果没有风险可以完成CAE的签发,继续下一步开发流程:制造生产样件;
CAE进行建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载荷分解时,为了确保搭建ADAMS模型准确性,期间需要进行物理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标验证,对基础车的关键件进行应变测试,测试结果与CAE分析结果进行对标,把测试模型与仿真模型的关联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台架物理验证的过程包括载荷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零部件台架耐久验证过程:
载荷数据采集与分析:在进行零部件及系统总成台架试验之前,采集用户场景化下的实际载荷,对采集的实际载荷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作为CAE分析以及台架试验的边界条件,CAE分析与台架试验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进行结果对标分析;其中,台架试验的边界参数主要有:力、加速度、位移、扭矩、应变、温度、GPS、视频信号;
零部件台架耐久验证:根据验证零部件的特性来选择零部件台架试验的方法,同步跟随试验对象在物理振动台上的物理振动响应,实时混合振动的零部件耐久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总成台架试验采用系统级MAST多轴振动台架验证技术,过程如下:
通过6个作动器作为输入激励源来实现模拟车辆运动状态中的X、Y、Z、rolling 、Yaw、Ptich 6个自由度对系统总成造成的耐久损伤测试技术,模拟多自由度同时运动损伤测试,以解决单方向振动耐久无法模拟的多自由度振动损伤耦合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总成台架试验采用系统级MAST多轴振动台架验证技术,过程如下:
通过6个作动器作为输入激励源来实现模拟车辆运动状态中的X、Y、Z、rolling 、Yaw、Ptich 6个自由度对系统总成造成的耐久损伤测试技术,模拟多自由度同时运动损伤测试,以解决单方向振动耐久无法模拟的多自由度振动损伤耦合问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台架道路模拟等效验证:整车四通道路模拟试验通过TWR时域波形再现技术,将车身和试验样件上的目标位置信号趋近路试目标信号,通过台架数据迭代,降低迭代信号与目标信号之间的误差再现目标信号获得台架驱动信号,保证台架与道路驱动信号等效来实现台架损伤与道路损伤等效;最后在试验室用四通道设备来模拟车辆在路面上载荷激励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汽车耐久可靠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台架道路模拟等效验证:整车四通道路模拟试验通过TWR时域波形再现技术,将车身和试验样件上的目标位置信号逼近路试目标信号,通过台架数据迭代,降低迭代信号与目标信号之间的误差再现目标信号获得台架驱动信号,保证台架与道路驱动信号等效来实现台架损伤与道路损伤等效;最后在试验室用四通道设备来模拟车辆在路面上载荷激励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38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水呋虫胺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