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层阴阳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及印制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3193.5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0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华;胡志强;张仁军;牟玉贵;孙洋强;杨海军;邓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18 | 分类号: | H05K3/18;H05K3/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地址: | 629019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层 阴阳 印制 电路板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内层阴阳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芯板加工:在纯锡基板(15)上依次进行贴膜、曝光、显影、图形电镀、退膜、填胶、固化、磨板处理,而后去除纯锡基板(15),得到第一芯板(12);
其中,使用不同的贴膜厚度、不同的图形电镀参数,得到多个线路铜厚不同的第一芯板(12);
S2、第二芯板加工:利用芯板堆叠装置将两张线路铜厚不同的第一芯板(12)叠合于托盘(21)内,且线路均朝外设置,两张第一芯板(12)中间放置PP(13),叠合好的第一芯板(12)和PP(13)经过第一次压合,得到第二芯板(14);
其中,利用芯板堆叠装置完成第一芯板(12)叠合时,芯板堆叠装置使托盘(21)在水平面上做周向移动,在四个方位上依次完成以下操作:
在第一个方位上,将第一个第一芯板(12)放置于托盘(21)内;
在第二个方位上,将一张PP(13)放置于托盘(21)内;
在第三个方位上,将第二个第一芯板(12)放置于托盘(21)内,完成叠合;
在第四个方位上,将完成叠合的托盘(21)移出芯板堆叠装置,且将新的托盘(21)移至芯板堆叠装置的预设位置;
其中,托盘(21)朝芯板堆叠装置外侧的一端开口设置;
S3、印制电路板加工成型:将多张第二芯板(14)叠合,相邻两个第二芯板(14)之间均放置PP(13),并在第二芯板(14)外侧也叠合PP(13)和铜箔(16),且铜箔(16)位于最外侧,经过第二次压合,得到印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层阴阳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芯板堆叠装置包括操作台(25)及位于操作台(25)下方的链条(23)、连接柱(24)、第一电机(27)、四个矩阵分布的齿轮(22),齿轮(22)转动配合于支撑板(26)顶部,支撑板(26)两端均连接于操作台(25),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驱动其中一个齿轮(22),链条(23)套于四个齿轮(22)外周,连接柱(24)连接于链条(23)顶部,操作台(25)顶部设有凹槽(251),凹槽(251)内设有平台(252),平台(252)底部通过支柱连接于支撑板(26),操作台(25)、平台(252)之间形成导向槽(253),连接柱(24)设于导向槽(253)内;
芯板堆叠装置使托盘(21)在水平面上做周向移动的操作是:将托盘(21)安装于连接柱(24),且托盘(21)底部紧贴操作台(25)顶部;第一电机(27)驱动其中一个齿轮(22),使链条(23)做周向转动,连接柱(24)、托盘(21)随之沿导向槽(25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层阴阳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柱(24)顶端高出平台(252)预设高度,连接柱(24)顶部设有真空吸附孔,托盘(21)底部朝向芯板堆叠装置内部方向设有装配槽(211),将托盘(21)安装于连接柱(24)的操作是:将托盘(21)移动至连接柱(24)出,且将连接柱(24)顶端匹配到装配槽(211),利用真空吸附孔吸附托盘(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层阴阳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芯板堆叠装置还包括两个均设于平台(252)顶部的托盘转移机构(3),托盘转移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四个铰接杆(32)、推动头(33),前两个铰接杆(32)平行设置,且底端均铰接于基座(34),顶端均铰接于装配板(35),基座(34)设于平台(252)顶部,第二电机(31)设于基座(34)上,且输出轴驱动其中一个铰接杆(32),后两个铰接杆(32)关于装配板(35)与前两个铰接杆(32)一一对称,且其中一组对称的铰接杆(32)顶端通过弧形齿轮板(321)啮合,后两个铰接杆(32)一端铰接于装配板(35),另一端铰接于推动头(33),推动头(33)底部紧贴平台(252)顶部,推动头(33)上设有真空吸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31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