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9497.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琳;王岩峰;梁冠辉;李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1/16;B63C11/52;G05D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水下 两用 自动 定位 跟踪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设于主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跟踪系统包括:
绳缆收放结构,设于所述主船体结构;所述绳缆收放结构包括绳缆辊以及绕设于所述绳缆辊的收放绳缆;和
辅助定位遥控船,位于所述主船体结构的主体外部;所述辅助定位遥控船与所述收放绳缆远离所述绳缆辊的一端之间传动固接相连;和
通信操控单元,分别设于所述主船体结构和所述辅助定位遥控船;以及
自动定位跟踪器单元,设于所述船体结构的外部;所述自动定位跟踪器单元与所述通信操控单元之间远程通信相连;
所述辅助定位遥控船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主船体结构的主体外部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遥控船和第二辅助定位遥控船;
所述绳缆辊设有四组,且两两固定于所述主船体结构沿其航进方向的两侧端,一侧端的两组所述绳缆辊的收放绳缆在远离所述绳缆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遥控船之间传动固接相连,另一侧端的两组所述绳缆辊的收放绳缆在远离所述绳缆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遥控船之间传动固接相连;
每一侧端的两组绳缆辊的收放速度以及收放绳缆长度均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遥控船和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遥控船均始终位于对应的两组所述绳缆辊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制组件;
所述电控制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电源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操控单元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控制模块、第二电控制模块和第三电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操控单元包括第一操控单元、第二操控单元和第三操控单元;
所述第一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操控单元之间通过电路相连且均设于所述主船体结构,所述第二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操控单元之间通过电路相连且均设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遥控船,所述第三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三操控单元之间通过电路相连且均设于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遥控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控单元、所述第二操控单元和所述第三操控单元均包括操控面板主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主体的液晶触显屏、GPS及天线外接端、甲板单元换能器、用于路径规划的开关及快捷键以及用于输入水深的输入按钮;
所述第一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模块分别一一相应地与所述液晶触显屏、所述GPS及天线外接端和所述甲板单元换能器之间通过电路通信相连,所述开关及快捷键与所述输入按钮分别一一相应地与所述第一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所述第一电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位于所述主船体结构两侧端的所述绳缆辊的电输入端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水下两用自动定位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定位跟踪器单元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电池、声学换能器、无线电天线和压力开关;所述电路板还具有GPS和无线电通讯模块;
所述GPS和无线电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无线电天线与所述GPS及天线外接端通信相连,所述声学换能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操控单元、所述第二操控单元和所述第三操控单元的甲板单元换能器之间通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4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