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氢化镁储氢的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2847.6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杜翼;陈思敏;李益楠;郑楠;林晓凡;陈晚晴;陈晗;陈津莼;陈柯任;蔡期塬;项康利;林昶咏;李源非;施鹏佳;吴茜;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082;C01B3/00;C25B1/04;C25B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氢化 镁储氢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基于氢化镁储氢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氢化镁储存罐、燃料电池组和氧气进气口;
所述电解槽的第一端用于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解槽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的第二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燃料电池组设置有燃料电池和储气件,所述储气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气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氧气进气口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力输出接口;
其中,在所述电解槽接收到所述供电系统的电力输入,且所述电解槽注入水的情况下,所述电解槽用于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气件用于储存来自所述氢化镁储存罐中的氢气以及从所述氧气进气口进入的氧气,所述燃料电池用于将所述储气件收集的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力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供电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解槽的第三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第一加热器接收到所述供电系统的电力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储存水以及对水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传输管道和第一热交换组件,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第一加热器通过第二传输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管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传输管道;
其中,在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第一加热器接收到所述供电系统的电力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用于储存水以及对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一传输管道用于将水输送至所述电解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供热管道,所述第一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热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氢化镁储存罐中氢气与镁金属发生放热反应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热管道用于将所述氢化镁储存罐中的热能传输至所述第一热交换组件,以供水的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氢化镁储存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燃料加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气件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氢化镁储存罐受到加热,且所述氢化镁储存罐释放氢气的情况下,所述燃料加热器用于对氢气进行加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氧气输送管道和氧气加热器,所述氧气输送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氧气进气口,所述氧气输送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氧气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氧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料电池组之间的所述氧气输送管道内部;
其中,在所述氢化镁储存罐向所述燃料电池输送氢气的情况下,所述氧气输送管道用于将氧气输送至所述燃料电池组里,所述氧气加热器用于将氧气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所述储气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补燃器、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所述第一蒸汽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气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蒸汽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补燃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气件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补燃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补燃器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热力输出接口;
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完成电力输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蒸汽管道用于传输氧气至所述补燃器,所述第二蒸汽管道用于传输氢气与蒸汽的混合气体至所述补燃器,所述补燃器用于燃烧氢气和氧气,以产生热力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8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移动边缘环境下的智能服务保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剖实验技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