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0078.6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官万兵;徐琪;杨钧;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14 | 分类号: | H01M8/04014;H01M8/04089;H01M8/1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钱莹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连接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板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下凹的通气槽(11),所述通气槽(11)的槽底设有贯穿本体(1)的进气孔(31)和出气孔(32);所述通气槽(11)的槽底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体肋(2)包括多根长肋(22)和多根短肋(21),且所在长肋(22)和所有短肋(21)的上端面与本体(1)上端面齐平,所有所述长肋(22)呈平行间隔分布,每根所述长肋(22)的一端均与通气槽(11)的侧壁连接,每根所述长肋(22)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且相邻的两根所述长肋(22)的自由端朝向相反,使所述通气槽(11)的侧壁与所有长肋(22)围成一个蛇形的流道;所述长肋(22)与相对的通气槽(11)的侧壁之间或相邻的两根所述长肋(22)之间均形成一个流道分区(4),所述每个流道分区(4)内的相邻的两根连接体肋(2)之间或连接体肋(2)与相对的通气槽(11)的侧壁之间均形成一个空气流道(5),每个所述流道分区(4)内均设有至少一根所述短肋(21),且每个所述流道分区(4)内的所述短肋(21)数量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少,形成空气流道(5)数量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少的渐变型流道结构;所有所述短肋(21)的两端均为自由端,每个所述流道分区(4)内的所有所述短肋(21)均呈平行间隔分布,且所述短肋(21)与长肋(22)呈平行设置,所述进气孔(31)和出气孔(32)分别设置于蛇形流道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由SU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11)的形状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长肋(22)和短肋(21)等间矩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短肋(21)的两个自由端均齐平,所有所述长肋(22)的自由端和相应流道分区(5)内的所有所述短肋(21)的其中一个自由端齐平。
6.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短肋(21)和长肋(22)为长方体形状,且高度相同,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所有短肋(21)的长宽高尺寸为(24~28)mm×(1~1.5)mm×(0.8~1.2)mm,所有长肋(22)的长宽高尺寸为(28~32)mm×(1~1.5)mm×(0.8~1.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31)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所述出气孔(32)数量为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31)和出气孔(32)的横截面为形状相同的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3~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螺栓孔(6),用于相邻连接体之间的相互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6)数量为四个,且两两分布于通气槽(11)两侧的本体(1)上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00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