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来特莫韦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5868.5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洁;陈恬;王乃星;吴佳炜;朱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84 | 分类号: | C07D239/8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733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来特莫韦 中间体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来特莫韦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化合物II、III和IV,其结构如下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在来特莫韦制备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拆分效率高、收率更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来特莫韦的全新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中间体在 制备来特莫韦关键中间体和来特莫韦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来特莫韦(Letermovir,LMV)是一种强效的抗巨细胞病毒的药物,主要作用于pUL56亚基,阻止病 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它是美国市场过去15年来批准用于抗巨细胞病毒的唯一药物。其最初由德 国AiCuris anti-infective cures GmbH公司研制,2012年10月15日被美国默克(Merck)的子公司默沙东 制药公司(MerckCo)收购,负责临床试验、上市报批,生产与销售。临床研究表明,来特莫韦具有较 好的安全性和效能,治疗28天后,患者体内未检测到巨细胞病毒,与其他已批准的药物相比不存在交叉 耐药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目前,关于来特莫韦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化合物专利WO2004096778A在说明书中公开了以下合成路线:从2-卤素-取代的苯胺开始, 将其通过Heck偶联转化为2-氨基肉桂酸衍生物。通过与三苯膦在四氯化碳中反应,制备亚胺膦,随后将 其与异氰酸酯反应,释放氧化三苯膦以得到碳二亚胺。通过碳二亚胺与胺的反应,形成二氢喹唑啉甲酯, 将其通过手性色谱柱分离成对映体,随后在标准条件下发生向二氢喹唑啉酸的水解。
方法二,制备专利WO2006133822A提供了以下制备方法:将2-卤素-取代的苯胺直接与异氰基酸酯反 应,后与丙烯酸烷基酯反应,得到{8-氟-3-[2-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2-氧代-1,2,3,4-四氢喹唑啉-4- 基}乙酸甲酯。之后将其通过与三氯氧磷氯化,然后与3-甲氧基苯基哌嗪反应,得到{8-氟-2-[4-(3-甲氧基苯 基)哌嗪-1-基]-3-[2-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3,4-二氢喹唑啉-4-基}乙酸甲酯,通过DTTA拆分得到手性 {8-氟-2-[4-(3-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3-[2-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3,4-二氢喹唑啉-4-基}乙酸甲酯,之 后水解,得到产品LMV。
方法三,专利WO2015088931A中提到了一种以2-溴-6-氟苯胺为原料的来特莫韦合成改进方法,其中 涉及的不对称分子内环化的胍基肉桂酸酯是关键步骤:以2-溴-6-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钯催化偶联,氨 基保护,2-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胺取代,氯代,与侧链对接,手性合成、水解等步骤,最终得到来特莫韦, 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5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