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20689.2 | 申请日: | 202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康文;姬薪哲;贾宝旭;刘虎;吕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30;B64C1/08;B64C3/56;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座式 载人 飞行器 | ||
1.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飞行器本体(1),所述飞行器本体(1)的中轴线沿x轴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飞行器本体(1)内开设有安装腔(10),同时所述飞行器本体(1)背部对应所述安装腔(10)的位置安装有透明窗,所述飞行器本体(1)腹部对应所述安装腔(10)的位置开设有接通所述安装腔(10)的出入口;
驾驶载客舱(2),所述驾驶载客舱(2)连接在所述安装腔(10)内,且所述驾驶载客舱(2)可绕沿y轴方向延伸的轴线L圆周运动,同时所述驾驶载客舱(2)内分别固接有驾驶座位和载客座位,且所述驾驶载客舱(2)内对应所述驾驶座位的位置安装有操控系统,并且所述驾驶载客舱(2)分别对应所述驾驶座位的前端和所述载客座位的前端处均具有可视窗口(200),同时所述飞行器本体(1)与所述操控系统电性连接。
舱门,所述舱门对应所述出入口连接在所述飞行器本体(1)的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的内壁固定有圆弧形轨道(101),且所述圆弧形轨道(101)的弦沿z轴的方向延伸,同时所述驾驶载客舱(2)的外壁固定有圆环形圈(203),且所述圆弧形轨道(101)与所述圆环形圈(203)同心设置,并且所述圆环形圈(203)与所述圆弧形轨道(10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的侧壁沿所述轴线L相对设置的两处均固定有第一转轴(102),且每个所述第一转轴(102)的中轴线沿所述轴线L长度的方向延伸,同时所述驾驶载客舱(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0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1)包括:
机身(11),所述机身(11)的中轴线沿所述x轴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机身(11)的尾部连接有尾翼(111);
机翼(12),所述机翼(12)为两个,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身(11)的两侧;
涵道式推进装置(13),所述涵道式推进装置(13)为结构相同的三个,围绕全机重心分布,并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尾翼(111)和两个所述机翼(12)的尾部,且每个所述涵道式推进装置(13)的中轴线沿所述x轴的方向延伸,同时每个所述涵道式推进装置(13)均与所述操控系统电性连接;
起落架(14),所述起落架(14)为结构相同的三个,一一对应连接在三个所述涵道式推进装置(13)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机翼(12)均为可折叠机翼,且其对应的所述涵道式推进装置(13)连接在所述可折叠机翼靠近所述机身(11)的翼段上,同时所述可折叠机翼与所述操控系统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机翼远离所述机身(11)的翼段上转动连接有副翼(121),且所述副翼(121)通过第一舵机驱动转动,同时所述第一舵机与所述操控系统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一种尾座式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机翼远离所述机身(11)的翼段设置为前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06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