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6117.5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欧世声;黄金荣;陈祖兴;陆海婷;宁子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吴士卿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总成 结构 混合 动力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基础前车架总成,基础前车架总成包括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横梁结构及基础次纵梁,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均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沿左右向间隔布设,横梁结构包括多个沿前后向间隔布设的横梁,多个横梁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相邻的安装横梁,基础次纵梁连接于两个安装横梁之间,且靠近第一主纵梁设置,前车架总成结构还包括可选择地设于两个安装横梁之间的扩展次纵梁,且设于基础次纵梁的右侧,以使得前车架总成结构能够形成至少两种不同规格的总成结构,用以安装不同规格的电池包,通过选择是否设置扩展次纵梁,使得基础前车架总成改动小,可以实现通用,组装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提升,燃油汽车带来的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受限于当前电池的能量密度,综合考虑人们对远距离出行的需求,混合动力汽车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HEV汽车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发电机工作时间,使得发动机处于停机和高效率工作两种状态下,兼具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省油高效,同时也满足了远距离出行的需求。PHEV汽车是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既需要发动机驱动,还需要电机的驱动。白车身下车体需要同时布置燃油箱、排气管、动力电池、底盘悬架、高低压线束等零部件。由于汽车的PHEV电池包和HEV电池包在尺寸和安装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两种车型,通常需要生产出两种前车架总成结构供对应的PHEV车型电池包和HEV车型电池包安装,如此组装繁琐,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者车型,通常需要生产出两种前车架总成结构供对应的PHEV车型电池包和HEV车型电池包安装,如此组装繁琐,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前车架总成结构,包括基础前车架总成,所述基础前车架总成包括:
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均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沿左右向间隔布设;
横梁结构,包括多个沿前后向间隔布设的横梁,多个所述横梁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相邻的安装横梁;以及,
基础次纵梁,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横梁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主纵梁设置;
所述前车架总成结构还包括扩展次纵梁,所述扩展次纵梁可选择地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横梁之间,且设于所述基础次纵梁的右侧,以使得所述前车架总成结构能够形成至少两种不同规格的总成结构,用以安装不同规格的电池包。
可选地,不同规格的所述电池包包括体积较大的第一电池包,多个所述横梁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横梁前侧且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横梁,不同规格的所述总成结构包括仅设有所述基础次纵梁的第一前车架总成结构,在所述第一前车架总成结构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池包,其中:
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包,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横梁邻近所述第一主纵梁的一端、所述基础次纵梁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主纵梁。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主纵梁相连接的多个主纵梁连接件,多个所述主纵梁连接件与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横梁邻近所述第一主纵梁的一端、所述基础次纵梁的两端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纵梁向上突出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横梁以及所述基础次纵梁;
所述第一前车架总成结构上还设有多个垫高连接件,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