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4410.8 | 申请日: | 2022-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升;张建;蒙琳;伍郭英;孙莹;马丹;钟玉贵;付玉平;陈西平;唐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略阳天麻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刘晓晖 |
| 地址: | 724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环菌代料菌棒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属于涉及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天麻传统种植方法中是将直径4~7厘米的栎类树棒截成30~50厘米的短节,然后与蜜环菌结合成为菌棒,为天麻生长提供营养,该种方法再生产中树棒用量大,树棒直径无法统一,一方面由于树棒个体的差异,蜜环菌接菌速度不一致、提供的营养不均衡造成天麻个体差异较大,窝产较低,另一方面树棒大小不均,机械化操作困难,本发明采用人工代料配方制备菌棒的方法,解决了菌棒大小不均一,不便于机械操作,菌材营养不均衡,接菌慢,不能持续为天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难题,并且达到节约材料,提高效率,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蜜环菌的营养源是分解树棒皮层的纤维素为其提供营养,即可腐生也能在活体树木寄生,天麻传统种植方法中是将直径4~7厘米的栎类树棒截成30~50厘米的短节,然后与蜜环菌结合成为菌棒,为天麻生长提供营养。该种方法再生产中树棒用量大,树棒直径无法统一,一方面由于树棒个体的差异,蜜环菌接菌速度不一致、提供的营养不均衡造成天麻个体差异较大,窝产较低,另一方面树棒大小不均,机械化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中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
优选的,用于制作木屑培养基的木材采用不含油质类的、皮层厚的栎类树种。
优选的,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按照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的配料比进行配料;
S2、拌料:将S1中的配方按灭菌量标准配制进行拌料,搅拌均匀,含水率75%;
S3、装袋:采用自动化装袋扎口传输一体机进行装袋,菌袋长度25厘米、直径7厘米;
S4、灭菌:将装好培养基的袋装入灭菌筐,在高压灭菌锅内按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装有袋的灭菌框装入锅内,盖好锅盖,进行灭菌;
S5、冷却:将灭菌出锅后的培养基运到冷却室进行冷却;
S6、接种:当菌种袋冷却到23~26℃左右时,将菌种袋运往接种室,并放入所用经检验二级或三级种,接种前24h把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前,接种人员须进行消毒后,戴上防毒面具,然后用接种铲将原种捣成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块接种,接种后,将菌袋取出贴好标签,做好记录,运往培养室;
S7、培养:在培养前1天对培养室进行加温预热至20℃,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保持在50~65%,在菌丝速生期每天通风一次时间为1h,培养期间应勤观察菌种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瓶或菌袋,及时清理出培养室,进行焚烧或深埋,同时,对培养好的菌瓶或菌袋装箱入库;
S8、成品仓贮管理:成品装成标准件,堆放时萌发菌不超过4层,蜜环菌不超过5层,分垛码放,每垛之间留走道,以便查看和通风,如发现感染或烧菌要及时处理以防交叉感染,如有鼠害,可在库房内放置粘鼠板或鼠夹进行捕杀,产品出库时再次进行质量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略阳天麻研究院,未经略阳天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