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9742.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柯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鼎城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3 | 分类号: | B63B39/03;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和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8 | 代理人: | 檀林清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船只 防侧翻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属于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舱,所述平衡舱固定连接于船体的下端,所述平衡舱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平衡舱的内表面上端位于隔板两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板。本方案通过设置平衡机构,能够自动调节船体两侧的重量,从而使船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提高了乘客乘船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疏水孔,不仅能通过疏水孔平衡水囊A与水囊B内的气压,同时能够将船体上端的积水快速吸入水囊A以及水囊B内,从而将积水排出,提高了乘客乘船时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
背景技术
船舶,指的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根据其体积大小以及载物量的多少可分为小型船以及中大型船。
其中小型船只相较于中大型船只而言稳定性较差,当船两侧的载重不均衡时容易出现歪斜,在行船时容易产生侧翻,降低了乘客乘坐时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小型船的船沿较低,当航行于较为湍急的水面时,激起的水花容易进入到船内,若不及时排出,会影响乘客的乘船体验。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通过设置平衡机构,当船体产生歪斜时自动调节船体两侧的重量,从而使船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降低了船体在航行时发生侧翻的风险,提高了乘客乘船时的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疏水孔,不仅能通过疏水孔平衡水囊A与水囊B内的气压,同时能够将船体上端的积水快速吸入水囊A以及水囊B内,从而将积水排出,提高了乘客乘船时的舒适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船只防侧翻机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机构;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舱,所述平衡舱固定连接于船体的下端,所述平衡舱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平衡舱的内表面上端位于隔板两侧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板,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水囊A,三个水囊A之间相互连通,另一块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水囊B,三个水囊B之间相互连通,相对应的水囊A与水囊B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的内部填充有循环油,所述平衡管的内部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液体传感器A,所述液体传感器A与连接机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的一端与水囊A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水囊B相连接,所述连接管A的内部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磁阀,所述连接管A的内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磁阀、电动马达与液体传感器A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一侧靠近水囊A以及水囊B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管B,所述船体的内表面底端两侧靠近连接管B的位置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疏水孔,所述连接管B的外表面上端与疏水孔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疏水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与连接管B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内表面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滑块与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半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
所述拆卸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平衡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囊A与水囊B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水阀,所述水囊A与水囊B的一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水阀,所述进水阀与出水阀的一端均贯穿平衡舱并固定连接有螺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鼎城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鼎城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9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